《隆兴编年通论》浅释
2016-05-08 00:11:07 作者:陈士强 来源:法音 已浏览次
《隆兴编年通论》,简称《编年通论》、《通论》,二十九卷。南宋隆兴二年(1164),隆兴府沙门祖琇撰。收入日本编《续藏经》第一三○册。
祖琇,号石室。禅宗僧人。著有《僧宝正续传》七卷,收录北宋之末、南宋之初的禅僧三十人,今存。另撰《佛运统纪》,“放左氏,寓褒贬法,兼述篡弑反叛灾异之事。”(见《佛祖统纪·通例》)初与《隆兴编年通论》一起流传,宋本觉撰《释氏通鉴》十二卷,在采摭书目中并载两书。以后《佛运统纪》淹没不传,至元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时已不见记载。
《隆兴编年通论》是现存最古的编年体佛教史。无序跋。所记佛教史实,上始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凡八百九十三年。前二十八卷为正文,末一卷为附录。附录的内容是:宋太宗《御制新译三藏圣教序》;真宗《御制续圣教序》;仁宗《御制天圣广灯录序》;徽宗《建中靖国续灯录序》。
《隆兴编年通论》以“论”标题,又以“论”为特色。书中的“论”,除曹魏、西晋二代是置于朝代之首,作为叙述该代始末及所译经卷的“叙”的延续之外,其余的都放在所要议论的人物和事情之后,作为作者的评点。共有九十六条(笔者自计)。它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人物和事情进行褒扬或贬黜。如卷二十五在知玄条下设“论”,说:“昔周武废教,沙门犯颜抗争殆数十人,虽不能格武之惑,然足见吾法中之有人也。及唐高祖议沙汰,而慧乘、玄琬、智实、法琳等皇皇论争,引义慷慨,亦不失法王真子之职。凡自大历而后,祖道既兴,吾门雄桀多趋禅林。至是(唐)武宗议废教,而主法者才知玄一人而已。虽武宗盛意不可解,佛运数否莫可逃,凡释子者处变故之际,无一辞可纪佛法,尊博如天,亦吾徒失学之罪也。”(第674页上)
二、对僧传的记载进行驳正。如《景德传灯录》说,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磨于梁普通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广州,刺史以表奏闻,帝遣使赍诏迎之,师以十月一日至金陵。祖琇辩之曰:“自广州至金陵亡虑三千余里,将命者往而复,师方启行,岂有十日之间能历三千里乎?”(卷七,第495页下)又,唐道宣的《集古今佛道论衡》、《续高僧传》和神清的《北山录》都说陆修静于晋末拜访过庐山慧远。北齐宣帝时与昭玄(僧统)法上角法,失利后剃度出家。祖琇从史实的角度分析,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他在“论”中说:“由晋抵北齐凡一百七十余载,其对显之术极为疎鄙,疑非修静所为也。而南山宣公《论衡》、《僧传》及神清《北山录》皆有是说,二老非诬人者也,然则修静向二百岁矣。使其果在,必有非常之术。予意对显之徒盖宗事修静者,既败矣,故二公冒其名而罪之。此不得不辩。”(第504页上)这些评论多少廓清了僧传的一些迷雾,纠正了其中的失实之处,使本书具有史评性质。
三、对史料进行阐发、补充和说明。如卷十在三祖僧璨条下设“论”说:“尝闻古宗师垂训学者,每晨兴必诵三祖《信心铭》数番,诚哉斯言。凡历古以来诠道之作多矣,至于穷彻法源,妙尽宗极,无出此篇。言约而义丰,旨深而词雅。”(第518页上)这就对《信心铭》的影响作了补充。又如卷二十一在唐元和五年敕孟简、萧俛监护译经条下云:“及是元和以后译经遂废。本朝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天息灾、施护三人自西竺来,雅善华音。太宗夙承佛记,建译场于太平兴国寺,悉取国府所贮梵夹,令三梵僧择未经翻者,集两街义学僧详定译之。并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字。”(第627页上)这就使人能通过“论”对译经的废和兴有个大致的了解。
《隆兴编年通论》正文二十八卷中,东汉至隋占九卷半(卷一至卷十前部分),唐代占十八卷(卷十后部分至卷二十八前部分),五代占半卷。唐五代的编年史,是全书的重点,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量引用碑记序表书等史料,尤其是碑碣石刻。就记人的碑铭而言,有张说《国师神秀碑》(卷十四);张正甫《怀让禅师》(卷十六);李华《玄素禅师碑》(卷十六);严郢《不空三藏碑》(卷十八);独孤及《三祖大师赐谥碑》(卷十八);唐伸《药山禅师碑》(卷二十四);裴休《清凉国师碑铭》(卷二十五);郑愚《灵祐律师碑》(卷二十六)等。就记事的碑碣而言,有唐高宗《御制慈恩寺碑》(卷十三);颜真卿《天下放生池碑》(卷十七)、《抚州戒坛碑》(卷十八)等。还有一些记、序也是石刻文字。由于碑铭石刻经久耐磨,不象雕印传写容易衍脱,故讹误较少。而且这些石刻的作者与所记的人和事一般都比较熟悉,有很多还是亲身经历或感行的,故所述人物的姓氏、祖籍、师承、知迹、生卒、著述大抵可靠。
《隆兴编年通论》用石刻来校正僧史的记载,增加了本书的信实性。如卷二十四澧州药山禅师惟俨的事迹,所据的就是唐伸所制的碑文。作者说:“《传灯》与《曹洞宗派》皆以药山嗣石头迁(希迁),今碑乃谓得法于大寂马祖,其说历三百年世未有辨其然者。要知药山去世八年而门人相与立碑,乌有门人而不考师所承耶?予谓当以碑为正。”(第660页上)
编年体是一种很难制作的文体。它既要将事件按时间先后的次序进行编排,又要注意到叙述某一事件前后经过的相对完整性。因为一件事有的要跨越几个月以至几年,若将年月顺序绝对化了,往往会造成事情的支离破碎。《隆兴编年通论》的作者注意到调节这二者的关系,一件事的经过,一个僧人的事迹,一般都放在一块儿叙述,注意保持史料的完整性。在适当的位置,插入一些综合性的史料,如将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袁宏《后汉纪》中关于佛教传入的记载,插入卷一东汉末。将魏收《魏书·释老志》中关于佛教大旨及北魏太祖道武帝对佛教的态度,放在卷四“魏托跋焘叙”之后。在卷八隐士阮孝绪《七略》条下兼叙《唐书·艺文志》关于佛教著作的记载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