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召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日前在东钱湖管委会召开。与会专家实地踏勘了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现场,观摩了部分典型出土遗物,听取了本次考古发掘项目领队的工作汇报,对窑址的年代、规模和未来的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议认为,窑址周边保存现状虽不尽理想,但局部保存良好;窑址现存两条龙窑窑炉,在不同时期各经过至少3次修建改建,每条窑炉各有3个火膛,共6座窑;窑炉虽局部破损严重,但整体尚存,结构清晰,关键部位窑头火膛和窑尾排烟系统保存较好;从已发掘出土的瓷器标本来看,其主体文化遗存所处时代应在北宋中期。专家充分肯定了上水岙窑址的文化价值,认为本次发掘的青瓷产品镂雕、刻划花工艺精湛,胎质釉色比较上乘,代表了它所处时期的工艺水平,个别产品弥补了越窑青瓷产品的空白,让业界对东钱湖周边的窑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出土的很多产品在海外遗址中有类似品种,与外销有紧密联系。某些产品与上林湖“官样”基本一样。对东钱湖瓷器在越窑青瓷体系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对于研究越窑系的青瓷工艺传播和空间分布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资料。

 

  会议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经济开发和文化展示的相互关系,建议建设单位与文物部门及时对接协调施工区域,将窑址原址保护与展示,不要做填埋或恢复性展示。但具体采取何种保护形式,将待发掘工作结束,视保存状况,再做专题探讨。

 

  东钱湖管委会代表和项目建设方代表也表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认为上水岙窑址的发现是对东钱湖青瓷历史文化价值的提升,出土的瓷器又有外销瓷,可以跟古代明州港、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相互联系,是海上丝绸之路在宁波地区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当代背景下, “一带一路”方针又赋予其新的意义,与中东欧永久会馆的初衷不谋而合,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