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保护现状一瞥:文物大省更需守土有责

考古专家介绍两块精美的壁画《树下高士图》已被盗墓贼揭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专家介绍两块精美的壁画《树下高士图》已被盗墓贼揭掉。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态度,让文物保护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态度被强化定位。立足我省文物大省的地位,回顾成绩,直面问题,让文物保护工作成为我省的亮点,让熠熠生辉的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全社会,更是文物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责任。

 

  文物大省的责任与担当

 

  “要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2015年,在出访美国时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邀约。陕西文物一直在文明交流与借鉴中展示着包容与开放的姿态。

 

  陕西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渊源的血脉流传承载着中华历史文明的各个光辉时代。分布在三秦大地上的49058处文物古迹,省级文保单位81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235处以及241座各类博物馆,这些不仅是陕西境内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关于文物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为全国文物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陕西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大遗址保护、文物事业基础工作、博物馆建设、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等方面卓有成效。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完成普查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全省30座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新增95处国保单位、232处省保单位,共建成222家文物保护管理所。截至2014年10月,“十二五”期间投入文物经费共计482006万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94%。编制各类文物保护规划255项,实施各类文物保护工程374项,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55项。考古项目、文物保护工程为代表的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屡获国际与国家奖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