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将申报联合国非遗名录

秦淮灯会-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从江苏南京秦淮区获悉,秦淮灯会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前期筹备工作,已于近期正式启动。如果前期筹备进展顺利,今年底前将报选国家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备选项目库,最快两年内向联合国提出申报。

 

  秦淮灯会不仅历史悠久,“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盛况更是新年时金陵城的独特一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一届的秦淮灯会活动恢复举办。而且,过去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的秦淮灯会经过不断拓展,目前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西两侧五里地段的核心区域,秦淮灯彩也由过去主要靠手工扎裱,发展成现代大型景观灯彩,并融合了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等多项民间艺术,构成了南京传统习俗风尚中特有的文化景致。

 

  2006年,秦淮灯会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为秦淮灯会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在江苏省文化厅原非遗处处长冯锦文看来,秦淮灯会在申报时还具有多项有利条件,比如在全国同类民俗(灯会)活动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具备“人类代表作”和“优秀实践”双重属性;具有可参考的同类项目申报资料和经验。此外在江苏省文化厅与南京市政府签订的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还获得了明确支持等。

 

  专家建言:不断完善传承,弘扬秦淮文化

 

  在进行“硬件”准备的同时,秦淮区新近还邀请30多名国内非遗保护、民俗研究等专家,为如何成功申遗出谋划策。在南京市旅游学会会长邢定康看来,申遗本身就是发现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非遗项目不仅要保护好,更要传承。邢定康建议,秦淮灯会可以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比如通过一些互动活动,让青少年自己动手制作秦淮灯彩。也可以通过观赏秦淮灯会,来一场修学旅行,让青少年在体验之中感受秦淮灯会的文化。

 

  提灯参会观展 享受流动之美

 

  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建议,秦淮灯会应改变单一的静态模式,灯会期间可以让赏灯者以自制的灯彩参加提灯会,以街道和公园为行游空间,使灯会成为观赏与参与结合的新形态,展现灯彩的流动之美。同时还可利用秦淮河水面,让灯船、水灯在河上游动,构成灵动的灯会景象。

 

  此外,秦淮灯会还需要令人震撼的“拳头产品”。比如在灯会期间搭建鳌山灯,作为灯会的形象标志。据悉,自明成祖在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下令在南京建鳌山灯,距今已有600多年。鳌山灯不仅历史悠久,更因体量较大、灯盏万千,而形成了壮观的灯山光海。

 

  每天都有灯彩 灯会永不谢幕

 

  专家们还建议,秦淮灯会应作为旅游项目,走向省外;作为文化交流项目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空间产生影响。

 

  中国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嗣新建议,南京秦淮区可建设中国彩灯艺术博物馆,长久固定展示中国彩灯的历史发展,实物演示等。此外,除新年期间的秦淮灯会外,365天都应有灯彩景观,办成永不谢幕的灯会,让人们提起南京,就想到秦淮灯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