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楚国墓葬被盗掘 警方追回多件重要文物

  古遗址墓葬被盗掘,棺盖打开,现场留下古代陶豆……一场现代版“盗墓笔记”在楚国故都上演。19日,记者从河南信阳警方获悉,经过参战民警的艰苦鏖战,已成功侦破这起墓葬被盗掘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1名,追回被盗掘文物车軎(wei,古战车车轴),收缴重要文物玉蝉、带扣、古陶器等物品多件。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北25公里处的城阳城址,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临时国都,是我国现存六座“楚王城”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一座古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古勘察,该保护区内现有大小楚墓100多座,已发掘的有8座楚墓,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多件。

  2016年4月12日10点28分,有当地群众报案称,位于该保护区内的楚国墓葬群一墓地被盗掘,古墓棺材已被挖损,散落有犯罪分子遗留的古代陶豆,现场遗留有铁锹、手套、矿泉水瓶等作案工具。该案发生后,引起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信阳警方当即成立“4.12”专案组,抽调精干力量,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专案组以盗墓现场为中心,在认真勘查的基础上,通过细致走访群众及调取分析周边监控视频大量数据,获取了重要的人员信息和车辆信息,迅速锁定盗墓团伙踪迹。4月15日,参战民警兵分两路实施抓捕。一路直奔固始缉拿主犯,另一路赶赴城阳城。

  赴固始抓捕组在高速上获悉主犯要到淮滨交易的消息后,随即赶赴淮滨县,在淮滨县公安局的配合下,一举抓获正在该县“三号码头”进行文物交易的主犯王成某、陶家某、陶某。与此同时,城阳城抓捕组成功在长台某沙场将伪装成采砂工人的易某合、易某林、潘井某、汤某来四人抓获。固始抓捕组就地突审,根据交代,参战民警又驱车100公里,当夜22时许,在固始三尖河乡成功抓捕此案另一重要嫌疑人潘某卫。

  经潘某卫指认,侦查员起获了本案被盗文物车軎,并抓获窝藏文物嫌疑人祝士某,收缴出土陶器等部分重要文物。

  据初步审讯,该团伙对4月12日凌晨挖开棺盖、盗走文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