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指示
2016-04-13 09:12:42 作者:陈苑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于4月12日在京召开,来自文物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文物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展开热烈讨论。
把文化传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个字份量非常重大”,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认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开展文物工作的重大意义、发展形势和基本要求,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要求明确,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分振奋、十分受鼓舞、十分受教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做好文物工作最有力的保证,最强大的支撑,最持久的动力。”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而文物则是历史的验证和文化的载体。”94岁高龄的谢辰生是我国文物界著名专家,被誉为“一部活的文物保护史”,他激动地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表明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令广大文物工作者信心倍增。”
让文物活起来:适度利用、惠及人民
习总书记对新时期文物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任何文物利用都要以有利于文物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彰显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以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为底线。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纪天斌结合故宫文物保护的具体工作谈到,为确保故宫里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实行了每日8万人的限流措施,以此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以及当代观众与后代子孙的文化需求;此外,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自2014年起,故宫连续两年淡季每月第一个星期三实施主题免费开放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功能,让多元化的观众群体享受平等文化教育。
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曾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已成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的具体要求。对此,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向国内的博物馆提出建议,让文物活起来,不仅要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博物馆特色的陈列展览体系,还要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经营活动。“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文创产品两千多款,成为了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黄振春说。
将责任担上肩:不辱使命、守土尽责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在重要指示中对广大文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让大家备受鼓舞。
“我做文物保护工作已经30年了,感觉这些年越来越有劲头、有动力,同时也感觉到我们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感慨。
“‘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总书记的话让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结合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这一成功案例谈到,“优秀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不仅要千方百计保证修复保护工作的质量,还要想方设法让工程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是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期文物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我是做考古的,很多外国同行非常羡慕我们国家有这么悠久的文明,羡慕我们的政府这么大力地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当中”,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坦言,作为考古机构中的一员,应该肩负更大的责任,不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当中,还要积极为国家文物局、各省市自治区文物局提供意见建议,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支撑。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