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文物保护加快实现“数字化”

  以前想要了解我区文物信息,必须要查询文物典籍,不过现在只要登陆拉萨文物网就能详细获知了!日前记者从拉萨市文物局获悉,拉萨市“数字文保”系统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50处全国重点文物和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信息已采集并输入数据库。

  据拉萨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拉萨“数字文保”系统由北京援建,一期工程于2012年10月获得拉萨市受援领导小组立项批复,同年12月,拉萨市发改委下达拉萨“数字文保”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及招标方案批复,核定项目总投资366.23万元。2013年1月,该项目完成了系统硬件的公开招标采购和牦牛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项目。

  在“数字文保”系统兴建之前,拉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和数据管理工作,一直停留在纸质载体和手工作业方式上,而这种方式管理水平低下,信息滞后,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不统一。“之前的文物保护工作难以满足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于文物信息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拉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进步和发展。”该负责人说,在新的形势下,文物保护单位要适应信息化的特点,加强文物档案数字化、文物管理信息化。

  “数字文保”系统建设预计花费10年时间,届时将基本实现拉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文物保护信息软硬件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应用系统基本建成并全面支撑拉萨市文保事业的各项业务;拉萨市文保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形成,共享利用能力大幅度提升。

  “一期工程完成了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2个藏品的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完成了文物调查和信息采集系统及文物保护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扩展到我区50处全国重点文物及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该负责人说。

  随后,该负责人还向记者展示了已经建好的拉萨文物网,包括文物地图、文物资源等信息。“拉萨的‘数字文保’刚刚起步,现在的拉萨文物网以现有文物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以数据库技术为手段,以整合文物保护信息资源为主要内容,初步建立起的一个高效管理文保单位数据资源的信息平台。相对于常规的文保工作来说,这个平台更容易存档,信息量更大,也更易于检索。”该负责人说,接下来会继续增加文物采集点,完善拉萨文物网,使拉萨的“数字文保”项目越来越完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