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武汉修复成功

  2月23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修复成功。

  “孙中山花盆”造型呈八角腰鼓形,扁宽圈足,通高23厘米、口径与底径皆18.5厘米,腹径14厘米。其背面主题图案为竹林髙士图,一侧绘有粉彩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呈交叉状;另一侧有铭文“浔阳豫昌改良监造”。据悉,“孙中山花盆”为孙中山的挚友彭汉遗代表武汉民众所赠送。

  据考证,1912年4月9日至4月12日,孙中山对武汉进行了一次重要访问。他在出席武汉商会等十五个团体组成的欢迎大会上,提出了搜罗人才、改编军队、厘定饷章,振兴利源等政策新主张,同时对武汉地区的兵工、商场、女学建设等表示了极大关注。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文物研究专家朱军介绍,赠送“孙中山花盆”的彭汉遗为湖北广济(今武穴市)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参加武昌起义,后当选为政府参议院参议员。1913年,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37年病故。

  湖北文物修复专家、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奇副研究员介绍,“孙中山花盆”的一只耳曾经严重缺失。由于花盆的两只耳对称呈反向结构,故不能采用常规的方法修复,而采用徒手扭麻花的方式进行填充塑形再经打磨、上釉、描金、做旧等工序完成,达到“还原工艺,修旧如旧”的效果。

  李奇认为,从科技角度来看,“孙中山花盆”胎、釉、颜料及烧窑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代表了当时中国陶瓷的最高水平;同时,该盆对研究孙中山先生访问武汉这一段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