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欲修复达芬奇名画 之前"修复"画作饱受争议
《施洗者圣约翰》
《圣母子与圣安妮》
因为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很多人头一回听说了修复师这个行当,春节期间,还因为纪录片在B站的热播而火了一把。前不久,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也宣布将对达·芬奇名作《施洗者圣约翰》进行全面“修复”。修复师这个工作看来还是非常热门和重要的。
可是为什么要给“修复”打引号?因为,名画修复争议很大。当年,修复后的《圣母子与圣安妮》重回卢浮宫时,大批学者和艺术爱好者见了之后,都捂心口晕倒在地:“这还是我的达·芬奇吗!”
不要以为这个新闻离我们很远。我们在国内博物馆看到的很多油画也是经过修复才得以重生并展出的。比如浙江省博物馆,就从台湾特邀专家对馆藏油画进行了十余年的修复工作。而在大陆,富有经验的油画修复师,其珍罕程度甚至超过了大熊猫。
名画究竟该不该修复
达·芬奇有5幅作品收藏于卢浮宫,它们是《岩间圣母》、《费隆妮叶夫人》、《圣母子与圣安妮》 (未完成)、《施洗者圣约翰》,以及人人都爱的《蒙娜丽莎》。
《施洗者圣约翰》是一幅绘制在胡桃木画板上的油画,宽57cm,高69cm,描绘的是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为耶稣施以洗礼。它被普遍认为是达·芬奇最后的一幅画作,达·芬奇晚年,不管前往哪个城市都一直带着这幅作品,并反复修改完善它。同时,他也带着《蒙娜丽莎》。
换下的《施洗者圣约翰》,目前已经被送往修复中心。它的表面清漆涂层已经不再透明,圣约翰的头发、皮毛外衣和十字架等细节已模糊不清。卢浮宫成立了一个10人的修复委员会,其中包括回聘的法国资深艺术史专家Ségolène Bergeon Langle来专门指导修复。
2012年和2015年,卢浮宫分别“修复”了《圣母子与圣安妮》和《费隆妮叶夫人》,这种“修复”一直饱受争议。有很大一部分人宁愿他们保持现在的样子,也不愿意他们面临伤害的风险。
“这是莱昂纳多少数的上色作品,听起来很唬人。圣母裙子上的淡蓝、粉、黄……五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都在那,这是个奇迹。对于这幅画,有大量的修复工作等着它,但是,对于站在4米之外看着它的我来说,我心里希望的是,它一点都不要变。”面对《圣母子与圣安妮》,一位艺术史家这样说道。
甚至还有人指责,这是吸引游客的“噱头”,因为修复后,通常会举办大型特展。
修复是一件精细工程
不过,卢浮宫馆方坚持认为,《圣母子与圣安妮》已经到了不得不修复的时候了。这幅画作,主要有两个需要修复的问题,一是添笔(后人为遮盖高龄画作上的细小破损而添上的小小一笔)造成的斑点,二是泛黄结团的清漆(在油画完成后刷上的一层用于保护显色)。
最终动手修复画作的是意大利著名修复师Cinzia Pasquali, 修复思路是清洗去除画作表面的清漆,去掉“添笔”并重新全色,但洗多少是个问题。为此修复专家们还分成两派,双方的打架贯穿了整个修复过程。
2012年2月15日,《圣母子与圣安妮》修复后重新展出,引起的是一场舆论海啸。反方指责,修复后的画面过于明亮,卢浮宫有过度修复之嫌。更引人争议的是,圣婴身上的一小块白斑被洗去了,专家认为那一笔本是达·芬奇所加。
但修复画作,也确实带来了许多新发现。例如,在画作的背面扫描发现了三幅素描;圣母蓝色裙子的褶皱,有一处是达·芬奇的“悔笔”;小耶稣的头发其实是有些发红的;背景中树叶和天空之间,有不少达·芬奇的指纹。修复之后的画作,细节更加清晰了。
目前, 《施洗者圣约翰》已经被送往修复中心。修复任务将由著名修复师Regina Moreira来执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