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将参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文保研究工作

  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根据该所此前与故宫博物院的相关协议,故宫博物院将参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文保研究工作,并在青铜器修复领域提供支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表示,欢迎更多有实力的单位加入到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中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7日证实了这一消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达2万余件,用科技保护的手段来稳定出土文物的状态成为当务之急,故宫博物院对此责无旁贷。”单霁翔说。

  记者了解到,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文物保护修复机构,拥有以“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和“古代钟表修复技艺”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代表的十余个门类保护修复的专业队伍。

  单霁翔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海昏侯墓抢救性发掘工作正是他任上批准启动的。“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么重要,随着清理工作的进行,海昏侯墓及其墓园的丰富历史遗存和宝贵文化内涵才逐步呈现出来。”单霁翔说,海昏侯墓考古发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一个墓,更在于其墓群及城址。“这是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整体文化现象所蕴含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体。未来在这里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是大方向,以便于人们从整体上感知这段历史。”

  单霁翔还表示,海昏侯墓前期的考古发掘工作比过去的考古发掘工作有了很大提升,严谨性和开放性并举,堪称“业内典范”。如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就开放了公众展览,并邀请其他机构加入考古工作,这样既保证了考古工作本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又兼顾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