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遗时间表出炉

  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为了让这一历史遗存重新闪耀世界,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正向着成为“世界文化名片”——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疾步迈进。1月12日,记者从景德镇市有关部门获悉,将于下月底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报文本,力争在今年6月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正式申请,正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程序。

  据了解,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文化景观4类,目前我国已有48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我省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与龟峰。此外,在去年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井冈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景德镇御窑厂被誉为瓷国皇冠上的明珠,设立于1369年,是专门烧造皇家用瓷的地方。自从1982年在这里发现古瓷片以后,经过30多年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重大考古成果,御窑厂遗址范围达13.8万平方米,有大量古作坊群、古窑址、古瓷器等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陶瓷历史的重要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

  在2010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力挺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御窑是中国瓷业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产物,体现了当时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及世界手工业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应该将御窑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加以保护。”

  景德镇市“申遗办”有关负责人说,景德镇市已全面启动御窑恢复性保护建设,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作为切入点,统筹御窑遗址核心区的恢复性建设,2015年初,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为了更好地吻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充分体现其完整性和普遍价值,经专家多次论证,确定的申遗主体为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并选择其他相关遗产要素进行整体打包申报。

  目前景德镇申遗工作已处于文本撰写阶段,计划在今年2月向国家文物局递交资料。一旦国家文物局批准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景德镇将按照世界遗产中心的申报文本格式要求对文本进行修改并翻译成英文,力争在今年6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管委会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正式申请,并对接好联合国专家对景德镇申报主体及其范围的考察、认证。相关人士介绍,由于申遗的周期较长,景德镇能否获得世界文化遗产这张“世界文化名片”,要两年后才能知道结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