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考古队揭秘观象台古老历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陶寺观象台距今4000多年,是迄今考古发现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公里处。在文明起源之初,它是指导人们“春种秋收”的节令和历法,并且较早透露出“日出东隅”的思想观念,比英国的“巨石阵”早400多年。近日,记者走访挖掘这古老的太阳历背后的故事。

 

  “乱”字开头难

 

  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陶寺遗址(观象台处)进行钻探工作。

 

  “刚开始钻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以前钻探不知道地下是什么东西也能猜出个大概,可这次,古墓、城堡、城墙等都排除了,遇到了多年来根本就没见过的东西。但大家认为,越是不知道的东西越会与众不同,便果断打开这个位置。”时任山西工作队副队长的高江涛说,挖开土层时,只能用“乱”字形容,没有任何头绪,一会是夯土层,一会是乱土。

 

  对于考古队而言,土质土色被称为会说话的“地书”,打开(现观象台位置)那晚正好下了一夜的小雨,土质、土色清晰可辨,这让考古队员们既欣喜又兴奋,大家迅速动手,刮掉多余的乱土。

 

  挖出“四不像”

 

  高江涛介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的夯土柱,13根不规整的柱子呈半圆形,柱与柱之间留出了12道间距不等的缝隙。

 

  这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一个个疑问相继闯入考古队员的脑海。

 

  经过多天的讨论探究,考古工作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没人知晓眼前所出现的土柱对古时有何特殊意义。

 

  “塔儿山、太阳、缝隙,是不是古代用来观测天象的?”天文考古学家武家壁一语惊醒所有人,再加上《尚书·尧典》记载了尧帝时代的天文学十分发达,让大家突然有了方向。

 

  如果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应该从什么方向观测?怎样观测?带着种种疑问,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寻找观测点。

 

  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古时观象台除了有观测时令的功能,还是王权统治的一部分,君主掌握了天气、时令的规律,就仿佛得到了与天对话的权利,告诉人们何时耕种、何时祭祀,这样人们就会服从这位统治者。所以,大家觉得这里是还原古时历法和尧舜时代的重要证据之一。”

 

  寻找古观测点

 

  缝隙是怎么来的?观测点的“心脏”又在哪里?考古队员们开始了探寻之旅。

 

  “当时我们每天到达遗址的第一件事就是搭架子,用13根架子模拟挖掘出来的13根夯土柱子,每个架子根据塔儿山太阳的出点定为4.5米高,根据太阳的出与落重复的观察探究。”考古队员冯九生说,他历时两个回归年,就连除夕都是先观测再回到队里吃饺子,共观测了77次,从大寒、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又到冬至,刚开始是瞎试,因为根本不知道从哪个方向看,每次观测都用数码照相机、胶片相机、摄像机记录,但有时受天气因素影响,一卷胶片36张,拍摄下来只成功4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拿着照相机、摄像机找规律、做记录研究观察,也怀疑过入手的方向有误。”高江涛说,但一想到考古正是在不断发现疑问、解决问题中慢慢呈现真相,他们就转变了一种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选定了3个观测点,继续观测太阳的起落规律。

 

  确定主“心脏”

 

  为了确定陶寺遗址的主“心脏”,考古队最后把所确定的3个点变成一个点。后来考古挖掘发现,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确立的点,与古时确立的中心点仅仅相差0.4毫米。

 

  “一天早晨,一位工作人员去的比较早,只见太阳光一下就从柱子的一条缝隙中透过。”考古工作人员说,这才让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只有固定的地点可以观测,只要是正值春分、秋分等节气,站在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观测到。

 

  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观测时,身子直立于观测点核心圆上,通过缝隙来观测太阳出山时切山体的那一刻是否在缝隙正中,如果在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个特定的日子,从观测点可观测到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时节的缝中线日切。

 

  确定夯土柱确实是观测天象用的,忙碌两年的考古队员很兴奋,但为什么太阳光透过缝隙总比现在的春分、秋分等节气提前或者推后1-2天?“错了就对了。因为4000多年来,太阳与地球的黄赤交角是有变化的,当时一个太阳的回归年是20个节气,与现在的24节气不一样,成熟的节气到汉代以后才出现,算起来正好有一两天的误差。”武家壁又解答了大家的疑惑。经过多位科学家的鉴定,陶寺遗址发现的夯土柱子确实为古时的观象台。

 

  陶寺观象台

 

  记者在陶寺遗址看到,观象台其中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功能;2号缝为冬至观测缝;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观测缝;12号缝为夏至观测缝。这一套观测系统至少“二分二至”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与现在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队长何驽表示:这套系统可以通过观测太阳地平日出,即塔儿山山脊线上日出,将一个太阳年365或366天分为20个节令,除了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之外,还有种植粟黍、稻、豆的农时,当地四季冷暖气候变化节点以及宗教节日,陶寺元首们通过掌控天文官的观象活动颁布历法,控制整个社会的农业经济命脉。”

 

  随后,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陶寺人制定的历法,是当时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天中国24节气的直接源头。观象台的发现同时也证明了《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