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双休日迎客近两万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迎来了开园后的首个客流高峰。19日、20日两天,园区每天接待的观众都达到近万人,除了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还有不少曾在遗址公园附近生活过的原住民前来“寻根”。

  19日、20日是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开园后的首个双休日,从上午8点半园区开门到下午5点闭馆,展厅内处处人头攒动,很多观众几乎是拿着手机、相机走一路拍一路,除了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长干寺地宫出土的国宝文物,近在眼前、踏在脚下的考古遗址,也让观众大为震撼。

  昨天上午,71岁的刘金春老人和3个弟弟妹妹结伴重游故地,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住在遗址公园附近,直到80年代才搬走,看着眼前陪伴他们长大的石碑、古井,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有着说不完的儿时记忆。

  刘金春的妹妹对园区大门口的香水河桥印象最深,“当年露出地面的只有几块青石板,我和妹妹小时候常在石板上来回滑着玩,今天来看还留着当年的那些印迹。”刘金春告诉记者,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自己家这一带在明代是皇帝下令建造的大报恩寺,“当时没想到地底下居然还埋着这么多宝贝,现在变成文物遗址展示出来,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当年大报恩寺的历史文化。”

  作为遗址公园的核心景观,护佑长干寺地宫的大报恩塔成了人气最旺的参观热点。由于供奉感应舍利的地宫有参观人数限制,想要入内瞻礼的观众在大报恩塔北入口处排起了百米长龙,等待一睹覆钵形地宫的风采,瞻礼舍利圣物。南入口处,登塔礼佛的人群同样排起了长队,尽管塔内设有电梯,但绝大多数观众都选择拾阶而上,登临9层之上的“云中佛殿”,欣赏世界最大的玉琉璃佛。

  登上大报恩塔的最高点“云中佛殿”,从常州来宁自驾游的吕先生耐心地给女儿指示远处的南京景观,他对记者说:“之前没有想到登塔除了可以礼佛,还能在这里俯瞰南京城,看到很多与平时不一样的景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