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百年天坛文物修缮完毕 尘封古建开门始迎客
经过两年大修和精心准备,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终于对游客开放。这是该建筑群30年来首次全面开放,作为天坛内规格最高的展馆,园内200余件尘封百年的文物也在此首次亮相。
百年前,“明代鎏金铜编钟”被掠离家
在所有展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枚明代鎏金铜编钟。根据记载,天坛建成后,设置有一套16枚鎏金铜编钟,然而天坛目前仅存此一枚,且身世充满坎坷。
这枚明代鎏金铜编钟展品,摆放在一个木质的底座上。底座四面刻有中、英、法、梵四种文字。旁边摆放着文物被送还时的木盒,展示着它不一样的遭遇。
编钟为明代造,铜质鎏金,是演奏中和韶乐的主乐器,通高26厘米,总重17.5千克。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历代封建皇帝都是在这些编钟清越悠扬的敲击声中,跪拜在金碧辉煌的祈年殿内,乞求上苍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江山社稷平安。
100多年前,这枚用于帝王祭祀的编钟被八国联军掠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指向了北京城,其中英、美侵略军自永定门侵入北京城,将天坛作为联军的总司令部和驻兵站。英、美等侵略军在天坛大肆搜掠存放的珍贵物品,搜掠的东西总共装了200多箱,同时毁坏了大量瓷器、石雕、书画、木器等等。
天坛建筑群内珍贵的神器、贵重的宝物被侵略军洗劫殆尽,《天坛纪略》记载:“英军驻军……撤离后仅存镈钟、特磬、编磬,其余全部遗失”,其中包括那套演奏祭天神乐的珍贵编钟。
1994年,编钟被掠已近百年。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来华访问,向我国交还了这枚由英军少校道格拉斯于1901年掠走的“明代鎏金铜编钟”。
乔希上将一入伍即在印度一骑兵团当兵,这枚编钟就作为战利品陈放在该兵团军官俱乐部里。当乔希知道这枚编钟的身世后,认为印度不该保留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直想着有朝一日将文物归还。来华访问,乔希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也留下了中印两国友谊的佳话。
国家文物局为此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编钟做了鉴定,确认这枚编钟为明代所制,形态完美,工艺精湛,鎏金匀称,为国内罕见,标定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交由天坛保管。
责任编辑:小萌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