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民俗钱币博物馆开馆

  日前,筹备了近6年后,中国民俗钱币博物馆在观音山开馆迎客,这是全国首家民俗钱币博物馆,主要展出镂空、异形两类较为罕见的钱币。

  开馆首日,博物馆展出了自汉代至民国期间的600多枚民俗钱币,其中300余枚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仅见品,包括辽代帝王佩戴的镂空钱币、汉代王莽时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钱币等等。

  据介绍,古时候,民俗钱币主要是用于表示祝福、驱邪、佩戴、把玩等,相当于如今的纪念币。民俗钱币书体和图案不拘一格,工艺复杂,而且存世量非常有限,精品民俗钱币更是少之又少。

  首批展出的钱币均由该馆馆长陈松提供,其从事钱币收藏已有4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民俗钱币1000余种,其他各类钱币过万种。

  在众多展品中,一款辽代帝王佩戴的镂空钱币尤为难得,记者看到,该钱币制作精美,铜体厚重,上刻有天鹅图样。陈松表示,该钱币的难得之处在于当时铜的产量非常少,其时全国仅有60名铸币工匠,无法大量制造钱币,“而展出的该钱币用如此大一块铜制造出来,工艺极其精美。”

  此外,陈松还向记者介绍了另一枚同属罕见的镂空钱币,该钱币由与唐宋同期的古大理国所铸造,工艺十分精细。这枚镂空钱币讲述的就是琴高跨鲤登仙的故事。而钱币的另一面则是“麻姑献寿”的传说画面。“一般的镂空钱币正反两面的图案是一样的,而这枚钱币正反两面的图案不一样,工艺复杂,铸造难度很大,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陈松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