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馆遭强拆 老人向政府索2.8亿获赔50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被强拆的“私人奇石盆景博物馆”原貌照片。网络截图

 

  2012年,年逾七旬的刘光嘉和妻子将闵行区政府告上法庭,刘光嘉认为区政府强拆了自己宅基地及私人博物馆,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共提出20项赔偿,合计2.8亿余元并返还相关物品,该案曾被称为“有史以来最贵民告官案”的诉讼官司。

 

  昨天下午,长宁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要求确认被告对宅基地房屋、庭院与相邻鱼塘组织实施强制搬迁行为违法等大部分诉讼请求,原告因观赏鱼、奇石盆景等物品损失获赔50万元。

 

  强迁范围是否含“博物馆”

 

  2012年4月27日,闵行区政府对刘光嘉、朱荣周位于闵行颛桥镇安乐村潘家34号约500余平方米宅基地上房屋和相邻约2000余平方米鱼塘上原告所称的“奇石盆景博物馆”实施强制搬迁。

 

  在2013年12月11日的公开庭审中,双方的争论焦点是“奇石盆景博物馆”是否属于法院裁定的强迁范围。

 

  据悉,2011年,闵行法院曾作出行政裁定,要求原告在接到裁决书之日15天内搬离原址。刘光嘉夫妇的代理律师指出,“原址”指的是407.91平方米 的宅基地上的房屋;法院裁定的强迁范围则是包含该房屋在内的占地共582平方米的宅基地,而宅基地外的“奇石盆景博物馆”并不包含在内。

 

  闵行区政府代理律师表示,从强制执行前的原告宅院现状看,有证宅基地还是扩占土地(扩占鱼塘),皆在同一宅院范围之内,皆在本案《拆迁许可证》和《拆迁裁决书》的认定范围内。裁决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其申请强制执行范围亦包括了整体宅院(含“博物馆”)。

 

  法院认定强拆未超范围

 

  昨天下午,长宁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认为,从拆迁许可证、估价分户报告、裁决申请及裁决书内容看,均将宅基地房屋与相邻鱼塘纳入拆迁补偿与搬 迁范围,强制搬迁未超越范围。原告主张的人身及精神等损害赔偿的3项行政赔偿请求,因未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佐证,其主张不能成立;主张的财产损害赔偿的 15项行政赔偿请求,其主张的不可搬迁物品,属于拆迁补偿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对该部分赔偿诉请,法院同样不予支持。

 

  对于围墙外的奇石与盆景、鱼塘中观赏鱼等物品,公证书等证据证实上述物品损失系因被告疏忽遗漏所致,被告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综合考量了被告疏忽遗漏未予以搬迁及刘夫妇主张物损品种、数量与金额的合理性、参照同类物品的估价等情形,法院认定酌定赔偿金额为50万元。

 

  对于一审判决,刘光嘉当庭表示了上诉意愿。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