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保护陶瓷古迹遗址 提升文化软实力

  景德镇因瓷出名,以瓷立市。千百年来,景德镇人供奉的是“佑陶灵祠”,心目中的神是“风火仙”童宾;住宅喜用高温复烧、冬暖夏凉的废弃窑砖砌成;最快乐的窑工游戏是“烧太平窑”,最看重的节日是正月初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吃了“上七”酒就意味着新一年窑作又开始了。这些瓷俗处处体现着不解的瓷缘,孕育了独特的景德镇人文精神。

  在“三大战役”进入质量提升关键时期,要慎之又慎地破解老建筑是拆是留的城建攻坚难题。因为历史人文遗址不可再生,一旦破坏,无法复原,务必将古迹遗址保护摆在重中之重。这需要调研决策,更需要景德镇人积极参与,形成以御窑为核心的大遗址保护区。要凸显陶瓷文化软实力这条主线,修旧如旧,维护原貌,内连外延,综合开发,向世人展现古镇弄堂文化、商贾文化,集民俗、民居旅游、休闲购物、特色美食、地方文艺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打造有瓷都特色的文化群落。

  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要保护陶瓷古迹遗址。要找准传统保护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切入点,开发利用好景德镇特有的瓷业习俗文化,挖掘珍贵鲜活的陶瓷文化遗存,讲好千年瓷都积淀的文化故事,再现挑坯工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身姿舞步以及高超的挑坯拉坯技巧,展现瓷都美丽的乡情与乡愁。这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绝妙创意既有厚重文化内涵,又有现代审美情趣。

  喜爱藏瓷的商贾文人都说,金银珠宝只代表富有,而瓷器才是高贵的象征。这种“贵”恰恰反映了景德镇人独特不凡的文化软实力和深层次精神追求,与当今“国学热”一样,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呼唤,是内心文化情结的神圣寄托。所以,保护提升陶瓷文化软实力人人责无旁贷。要规范言行,不做任何有损景德镇人精神的事情,在物质引诱面前更不可见利忘义。如果瓷都所卖陶瓷作品名不副实,甚至以次充好,景德镇人的精神道德就会被质疑,文化软实力就被削弱,“景德镇”的“金字招牌”就会蒙上阴影。

  景德镇人血管中汩汩流淌着“发现、探索、开拓、进取、创新、求变”等本质基因。提升陶瓷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进一步光大这些优秀基因,弘扬景德镇人的人文精神,从而演绎古老瓷都“凤凰涅槃”新的传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