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保护陶瓷古迹遗址 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5-07-10 10:11:18 作者:江景华 来源:东方网 已浏览次
景德镇因瓷出名,以瓷立市。千百年来,景德镇人供奉的是“佑陶灵祠”,心目中的神是“风火仙”童宾;住宅喜用高温复烧、冬暖夏凉的废弃窑砖砌成;最快乐的窑工游戏是“烧太平窑”,最看重的节日是正月初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吃了“上七”酒就意味着新一年窑作又开始了。这些瓷俗处处体现着不解的瓷缘,孕育了独特的景德镇人文精神。
在“三大战役”进入质量提升关键时期,要慎之又慎地破解老建筑是拆是留的城建攻坚难题。因为历史人文遗址不可再生,一旦破坏,无法复原,务必将古迹遗址保护摆在重中之重。这需要调研决策,更需要景德镇人积极参与,形成以御窑为核心的大遗址保护区。要凸显陶瓷文化软实力这条主线,修旧如旧,维护原貌,内连外延,综合开发,向世人展现古镇弄堂文化、商贾文化,集民俗、民居旅游、休闲购物、特色美食、地方文艺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打造有瓷都特色的文化群落。
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要保护陶瓷古迹遗址。要找准传统保护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切入点,开发利用好景德镇特有的瓷业习俗文化,挖掘珍贵鲜活的陶瓷文化遗存,讲好千年瓷都积淀的文化故事,再现挑坯工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身姿舞步以及高超的挑坯拉坯技巧,展现瓷都美丽的乡情与乡愁。这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绝妙创意既有厚重文化内涵,又有现代审美情趣。
喜爱藏瓷的商贾文人都说,金银珠宝只代表富有,而瓷器才是高贵的象征。这种“贵”恰恰反映了景德镇人独特不凡的文化软实力和深层次精神追求,与当今“国学热”一样,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呼唤,是内心文化情结的神圣寄托。所以,保护提升陶瓷文化软实力人人责无旁贷。要规范言行,不做任何有损景德镇人精神的事情,在物质引诱面前更不可见利忘义。如果瓷都所卖陶瓷作品名不副实,甚至以次充好,景德镇人的精神道德就会被质疑,文化软实力就被削弱,“景德镇”的“金字招牌”就会蒙上阴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