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物精品九省(区)联展 厦门出土文物很亮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同安的汀溪窑瓷器


  明朝,一位日本大和尚满世界寻找出自厦门同安的碗。一二十年前,工人们在厦门轮渡、在莲坂工地,从地下挖出好多好多瓷器。厦门市博物馆的专家说,那些碎瓷器和同安的碗,都证实了厦门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大量物品通过厦门港口集散、外销。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区)联展”,昨天在厦门市博物馆一楼器物厅展出。展览将持续到7月18日。

  轮渡、莲坂挖出好多瓷器

  十多年前的一天,轮渡地下车库工地,在地下10-20米深处,工人们挖出一片陶瓷碎片。整个鹭江道地下,连续好多年时间,都陆续有工地挖出陶瓷片。

  无独有偶。莲坂旧城改造,地基挖到2米时,工人们也挖出大量清代、明代瓷器。专家惊呼,出土的瓷器数量多,品种丰富,在厦门以前的考古中很少见。“厦门岛内出土的瓷器,有青花瓷、花彩、青瓷,也有粉彩、白瓷,主要是碗、盘、碟这些日常生活用具,绝大多数都出自厦门周边闽南地区的古窑,比如漳州窑。”昨天,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陈娟英告诉导报记者,到目前为止,厦门岛内没有发现窑址,但周边窑址生产的瓷器却大量在厦门集散,并通过厦门港外销到世界各地。莲坂一带以前也是码头,船可以开到现在的江头。

  陈娟英说:“早在宋代,就有海运者用瓷器压舱。更早时用石头,后来发现用瓷器既能压舱还能卖钱,一举两得。”在轮渡、莲坂出土的碎瓷器,很可能是当时在运送过程中破损的,被扔在了码头,埋进了土里。

  同安汀溪窑的碗远销海外

  岛内还没发现窑址,但厦门岛外有。

  明朝时期,日本有位大和尚非常爱用一种叫珠光青瓷的瓷碗泡茶。“日本学界遍地找寻,此碗产自何方,后来通过中国专家,首先在厦门同安的汀溪窑发现。”陈娟英说,当时南方地区也有其他窑口生产这类青瓷,大家都把这类青瓷叫做同安窑系青瓷。“这类青瓷生产的目的就是外销,它和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物证。”

  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邢窑白瓷碗”,也在这次展览中亮相。11年前,专家在仙岳路挖出唐陈元通夫妇的墓,白瓷碗出土于夫人汪氏墓中。这个碗出自河北邢窑,也是“海丝”的重要物证。

  跨越9省挑选出300件文物

  昨天的这场展览,都与“海丝”有关。这是中国文博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丝”联展,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还曾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

  3年筹备,跨越9省选“宝”,过眼文物数十万件,最后,精选出9个省(市、区)近50家文博单位约300件精品。这其中,有丝绸、陶器、瓷器、铜器、印章、香料、玻璃器、钱币等。

  展览以时间为序,分“海路千年世界影响”、“港埠渐隆 货通万国”、“碧海云帆 文化传播”、“风云激变丝路复兴”四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荣和转型的过程。
责任编辑:小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