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家院子:遗落乡间的古建筑
在紫阳县联合镇干沙村,有一颇具明清遗风的古建筑,像一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在岁月的侵蚀下,饱含沧桑,孤独的矗立在荒野,静静地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从紫阳县城出发走包茂高速,从毛坝出口下,沿着联合镇境内的盘厢河进山,在川陕交界的大山里藏着鲜为人知的庞家院子。庞氏家族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上院子、中院子虽已残垣断壁,但至今还炊烟缭绕。
庞氏家族本系名门,始祖原籍湖北崇阳。清乾隆年间,族人分别迁入陕西安康六个县和商洛两个县拓土定居,繁衍生息,已近三百年,经历颇不易,各房均有发展,可谓子孙得福。庞氏分支五兄弟1790年前后来陕西紫阳县定于现高桥镇深磨村,后分支今联合镇干沙村盘厢河,育三兄弟。“上中下三个大院子是我们的祖先庞交赞在清朝嘉庆年间建造的,现庞氏在紫阳已到25世,后代约4500余人。可惜的是下院子在民国时被土匪烧掉了。”在中院长居的庞姓老人讲,庞交赞始建上中下院子,占地约两亩。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举,咸丰三年(1853年)被任命为河南开封知县,后又历任郾城、内乡、陈留、夏邑、宓县知县,素有廉洁简朴美誉。其祖父和父亲都因交赞的政声清明,颇具名望,被朝廷追封为朝议大夫。
三院并非同在一址,而是以河心为轴,分布在河边的山坡上,间距千米,形成了等腰三角状,以河流流向,分称上院子、中院子、下院子。三院各占地1000平方米,均为青砖石膏泥结构,檐垛柱梁雕花精致。门额、门槛、门墩、档墙均为金石料镶嵌而成,且有字体圆润、颇见功底的石刻额匾,上院为“世衍南州”,中院为“遗安遐昌”,下院在民国36年被土匪烧毁。三个院均为四合天井式,院坝可容千众;院的正方为龙合门,其余三方为戏楼格局,楼台可容200余人就座。
历经岁月的古宅,依然浮现着昔日的辉煌与壮观。让人追思的不仅仅是庞氏家族声誉的显赫,更值得景仰的是当时在这深山老林里尊重自然规律的选址者、设计者和建造者。
责任编辑:圆圆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