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文保建筑被拆?在“大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16时,闸北长安路裕通路,原裕通面粉厂正在进行保护性拆除。早报记者 杨博 图

 

  又有老建筑被拆了?近日有网友称位于上海长安路900号的原裕通面粉厂宿舍被拆,而据早报记者了解,该宿舍并非拆除,而是落架大修,简单地说就是先拆下再按原样恢复维护。

 

  裕通面粉厂有百年历史

 

  昨日,记者来到长安路,这里是一片已被围起来的区域,已没有了门牌号码。施工围墙东至长安路、南至普济路、西至光复西路,北面则邻近长寿路桥。

 

  由于没有正式施工,围墙内几乎一片平地,两栋被脚手架“包裹”的小楼比较显眼,正好对着长安路、裕通路口,从边上可以看到小楼红色的外墙砖。楼的顶部已被拆去,一台吊机正从楼内吊出几根长条状的石材,再放入楼边的箱子内,而周边大大小小的箱子有二三十个。由于围墙上没有施工铭牌,也没有告示牌,记者问一位现场的工人,得到的回答是“正在拆楼。”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年)江西候补道朱鸿度之子朱幼鸿用20万两白银资本独资经营裕丰面粉厂,厂房是利用光绪二十年朱家在西苏州河光复路所办裕通纱厂的多余空地建造。1926年4月,裕通面粉厂筹备完成,资本为50万元,是由朱幼鸿在其所办裕通纱厂被焚后的原址上创设的。由于朱幼鸿在厂房建成后即去世,后辈都是外行,无人经营,所以在6月租给阜丰厂,由阜丰厂及中孚银行各投资5万两,改称裕通阜记。裕通面粉厂成立后,裕丰面粉厂即告歇业,机件并入裕通,厂房改为裕通的仓库。抗战胜利后,裕通面粉厂由国民党政府接收,1945年11月间发还自营。1947年5月,该厂再度租与阜丰,改称裕通丰记。

 

  有资料称,虽然该处建筑被称为裕通面粉厂宿舍,实则是朱家的裕通路900号住宅,由三幢建筑组成,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另有一座花园。主楼为二层砖木结构,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部分运用钢筋混凝等建筑材料,天花板有西式线条等西方元素,呈现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其中两幢建筑吸收北方四合院、江南走马楼建筑风格,二层呈回字形走马楼形制。

 

  “落架大修”易产生误解

 

  对于该建筑,有网友称前几年这三幢房子就差点被拆除,因遭到反对未成,今年正式动手拆了。

 

  但既然是拆除,二层楼的房子为何不直接推倒,而是要用脚手架围住拆? 苏河湾建设推进办公室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裕通面粉厂宿舍不是拆除,而是落架大修。由于苏河湾地区的地下空间做了统一规划,为进行地下部分的施工,现将房子的梁、柱等各种重要建筑部件拆下,分门别类保存,等到地下部分施工完成之后,到时再按原样安装维护。


  据悉,落架大修指当建筑构架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有待彻底整修或更换时,先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安装的维修方法。

 

  “作为闸北区的不可移动文物,该建筑采取落架大修的方案,之前已通过了文物部门的评审,施工单位也是由有这方面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该人士表示。

 

  这种方法在历史建筑的修缮中并不鲜见,上世纪80年代,岳阳楼就采用过落架大修,2014年,一场大雨后岳麓书院大成殿遭一棵古树压垮,后决定采用落架大修的方法恢复。由于落架大修先会拆去原先的建筑,如果事先没有说明,往往容易让人觉得就是简单的拆除。2012年,蒋介石“重庆行营”采用落架大修,就被质疑是在拆房。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