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重视民族宗教文物保护工作

4月2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副会长赵洪光、于今一行到牛街清真礼拜寺调研,西城区伊斯兰协会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4月2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副会长赵洪光、于今一行到牛街清真礼拜寺调研,西城区伊斯兰协会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杨华山在调研时强调,“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的重要讲话和演讲中,对如何做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讲述,在全国文化文物宗教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当前,我国处在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深刻领会习近平主席重要论述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显得尤为紧迫”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表示,一年来,协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坚持宣传‘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用结合的理念。紧密结合社团组织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这个主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开展“文物智库大讲堂、生态文物论坛、基层调研”等系列活动,着力让民族文物在保护与利用中“活”起来。

 

      “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宋明清都曾进行过大规模修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55年、1979年、1996年、2005年四次拨款进行全面修缮。清真寺主要建筑均于明清时期修筑,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修建的清真寺的典型实例。寺内现有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文物、石碑百余件,藏有国内少有的伊斯兰教手抄本、《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经典类古籍文物,这些宗教文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以及建设现代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于今告诉记者,这次牛街清真寺调研,是围绕 “让文物活起来”这个主题,开展“三落实”,落实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云南考察时讲话,落实4月9日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在云南调研时讲话,落实4月17日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云南调研时讲话。同时,24日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二届会长费孝通先生逝世十周年,协会把此次调研学习作为纪念费孝通先生的主要活动。

 

      习近平曾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表示,调研中发现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要尽快修复古寺内的匾额文物,二是要尽快对寺内珍贵的宗教古籍做年代鉴定,并逐一做出电子版,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三是要尽快组成专业团队,对主要重要古籍进行研究。

责任编辑:圆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