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丝绸之路文物 民间力量在行动

面对着如此量大面广的文物保护工作,仅仅靠政府“一肩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成立后,也将更多地去鼓励那些一直以来都在关心和关注着“丝路”文物保护的民间力量能够真正参与进来,从而将其扩展成为一次全民行动,这同时也可看成是解决“丝路”文物保护问题的又一个崭新的思路和尝试。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白頔)众所周知,“丝绸之路”这一既古老又现代的名称,从古至今都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正是要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更加广泛的宣传“丝绸之路”的文化与价值,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与保护工作,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主办,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承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2015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年暨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启动仪式,于1月25日下午在北京山水文园隆重举办。

        “一开始成立基金会,我们就是想从丝绸之路文物保护方面,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同时我们也将广泛吸收社会上的民间力量参与其中,一同做好‘丝路’文保的相关工作。”在谈及基金会的成立初衷和主要任务,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璞承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们基金会也将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以及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2015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年的一系列活动,把‘一带一路’上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从而进一步促进‘丝路’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播。”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也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丝绸之路曾经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之路,今天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专项基金来保护丝绸之路上那些丰富的历史遗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他还指出,“作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也将会和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进行深入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一定要坚持这个基金的公益性,另外就是一定要坚持基金项目的落地,将专项基金真正用到实处,从而为建设‘一带一路’,弘扬丝路精神,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南中国海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曾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这些文化遗产具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近年来,围绕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西部边疆、南部海疆等地区文保工作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成为了国家文保事业的突出亮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地区依旧存在着文保人才匮乏、出土文物流失等问题。面对着如此量大面广的文物保护工作,仅仅靠政府“一肩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成立后,也将更多地去鼓励那些一直以来都在关心和关注着“丝路”文物保护的民间力量能够真正参与进来,从而将其扩展成为一次全民行动,这同时也可看成是解决“丝路”文物保护问题的又一个崭新的思路和尝试。

       作为号召民间力量参与“丝路”文物保护的引领者,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将以2015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和调动民间力量在“丝路”文物保护方面的优势。在采访中,璞承也表示,民间力量参与“丝路”文物保护的最大优势一个是“接地气”,能够深入到“丝路”文保领域的最基层;再一个就是覆盖范围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丝路”文保事业的全面铺开。“比如,历史上有很多通过官方渠道没有传承下来的文物,在民间我们却往往能够找到他们的身影。就拿闻名世界的元青花来说,曾经借助于丝绸之路行销海外,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一些散落到了民间。而我们基金会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依托于民间的力量,将这些散落到各处的‘历史碎片’找寻出来并将其重新拼凑,从而以此来还原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在2015年,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也有很多工作要去做。“丝绸之路文化救助基金会成立之后,其中最为首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将拍摄一个长达300集的《中国古窑址探秘》大型纪录片。”在谈到今年基金会的工作重点时,璞承表示,“目前国内有很多古代窑址的保护状况令人堪忧,许多窑址的信息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拍摄这部大型纪录片,也是为了能够及时地将这些古代窑址的相关信息保存下来,同时也是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古代窑址的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即将在今年3月下旬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艺术展

       除此以外,璞承还提到了即将在今年3月下旬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艺术展。在这次展览中,来自海内外民间藏家提供的上百件元青花精品将首次集中亮相。而作为本次展览的活动承办方,同时也是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会的主要理事成员单位之一,敬承堂艺术馆也可以算是民间力量参与“丝路”文物保护的一个典型代表。

       敬承堂艺术馆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介绍,早在2005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的海外流失文物,一直以来也是以征集和展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及艺术品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作为2015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年系列活动的主要承办单位,敬承堂艺术馆也将通过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丝路”文物艺术品鉴藏资源,广泛开展与海内外其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继承、推广、传播古代“丝路”文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小白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