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的新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作为线路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到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丝绸之路申遗项目,新疆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6个遗产地成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官方机构参与民间鉴定。

       (中国文物网编辑 于水秀)2014年是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历经严峻考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关于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闻不断出现。其中,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不仅使这条贯穿中外,通融古今的古道更加熠熠生辉,也当之无愧地入围2014年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的提名。这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再次印证了中华文明对于世界的影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丝绸之路地图

       此次申遗成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表示“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丝绸之路新疆段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有效维护丝绸之路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进新疆与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申遗成功之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新疆文化遗产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结合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实施陆上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如何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指出:抓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定位以及新疆在其中的作用,抓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新疆文物工作的影响及文物工作在其中的作用,找准文物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发挥文物资源推动发展、惠及民生作用,发挥文物资源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用。

       2、 遗产地的协调管理

       中、哈、吉三国在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结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框架下,同一个项目下各遗产点的保护管理适用相同的标准,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文化交流所能弥补的,需要更高层次的国家沟通,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理念上逐步达到一致。

       建议国家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管理机构,颁行丝绸之路管理的专项法规;相关省区建立合作和联动机制,统一管理协调丝绸之路沿线省区与沿线国家、国际组织的联系;建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联动发展策略,为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3、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多样,保护项目的综合性、复杂性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则是按照具有普世价值的国际准则评价体系,对遗产地的价值、保护、管理、监测等因素进行评估,在许多方面突破了我们原有的保护观念,建设完善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势在必行。

       丝绸之路在申报过程中,各遗产地完成了管理规划的编制、开展了环境整治、本体保护、遗产展示等大量的基础工作。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很高,但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及整体水平还处于很低的层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规范及国家文物局建设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机制的要求,完善三级遗产监测制度。国家文物局已先期成立“中国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部分省区及遗产地也成立了遗产监测机构,在技术层面指导文化遗产监测、保护工作。

       4、 加大对遗产地的综合水平建设

       建议遗产地各级政府在已有规划的范围内,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大对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升遗产地的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向遗产地一线倾斜,确保人才队伍建设能“引进来、留得住”。逐步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展示水平,使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在申遗过程中,各地都成立了省(自治区)级的领导小组、地州市县领导小组,各地还有具体的申遗工作执行办公室,配备了各方面的业务骨干,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精干有效的管理团队,并做出了突出的工作业绩。如随着申遗工作的暂告结束,解散这支在具体申遗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队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将是一大的损失。申遗后如何把这支队伍转化为遗产地保护管理骨干,探讨适合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5、 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项目扩展工作

       继续推进考古调查和专题研究,重点侧重于维系丝绸之路畅通的水系、保障丝绸之路安全的戍堡体系的研究,深入挖掘丝绸之路遗产内涵,探索巨型文化线路的统筹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

       多种形式开展各遗产点间交流(包括跨国交流),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与系统研究工作,以及信息资料的共享。推广日趋成熟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在丝绸之路各遗产点的综合应用,利用国际资源支持偏远文化遗产的技术监测。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追讨历史上各种因素流失的文物。
 
       着手准备丝绸之路项目扩展工作,对丝绸之路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其它重要遗产点,要有方向性的加强其价值研究、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和展示阐释等工作,为今后丝绸之路项目的扩展打好基础。

       相关链接:

       历史的脚印-—新疆丝路申遗点知一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昌故城

       1、 高昌故城--如同罗马城市一样的废墟

       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高昌故城的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因为此城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故名。高昌故城,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外城大体呈正方形,内城居外城正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交河故城

       2、交河故城— “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交河故城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看着这样密麻的废弃的土堆,你能感受她曾经的繁盛与辉煌,当然,更多的还是历史的沧桑厚重以及岁月的无情与无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庭故城遗址

       3、 北庭故城遗址—丝路上的璀璨明珠


       北庭故城现存内城、外城两重城墙,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外城墙为唐显庆三年(658年)建造,高昌回鹘时期有修缮;内城墙为高昌回鹘时期建造。纵观北庭绵延1400多年的历史,在盛世大唐达到了最高峰,创造了空前灿烂的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西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历代中央政府行使国家领土主权的实物见证,是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与多元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依据。它的存在对于深入研究古代交通史、古代军事史、民族关系史、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维护新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克孜尔尕哈烽燧

       4、 克孜尔尕哈烽燧—历史最长的烽燧遗址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处的却勒塔格山南部盐水沟。是新疆丝路古道上数以百计的烽燧中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夯土建筑的烽燧遗址。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即西域都护府移设乌垒之后,是汉代的军事设施。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通达数千里。信息传递,几千里距离,烽烽相传,燧燧相接,一日到达,比当今的火车、汽车还要快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克孜尔石窟

       5、 克孜尔石窟——佛教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克孜尔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叶。公元1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西域,逐渐流行并广为传播。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龟兹王国,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庶的绿洲经济和安定的社会条件,与佛教艺术珠联壁合。众多寺院和其他佛教建筑修饰至丽,金碧辉煌。涌现出了佛图弥舌,鸠摩罗什等著名高僧。龟兹佛教“道振西域,声彼东国”,名噪天下。在世界众多的石窟中,以克孜尔为代表的龟兹石窟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巴什佛寺遗址

       6、 苏巴什佛寺遗址—西域佛光千年照

       苏巴什佛寺遗址,又称昭怙厘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东北却勒塔格山南麓,洞壁上刻有佛像和龟兹文题刻。曾出土汉、南北朝、唐代钱币,铜、铁、陶、木器,壁画、泥塑佛像,还有书写古民族文字的木简、残纸。寺内还发现过一座古墓。如今,夯土筑就的、历经千余年的苏巴什佛寺的残垣断墙依旧屹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无声地见证着西域的沧桑变迁、辉煌兴衰以及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

      关于十大文物事件

      2014年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是由中国文物网发起,新华视讯、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文化传媒网、凤凰网、新浪收藏网、腾讯儒学、雅昌艺术网、中国网-中国视窗等多家媒体共同参与并联合推出。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旨在呼吁大众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关注文物文化的一项公益活动,自2010年首届网络评选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诚挚邀请所有热爱中国文化、关心中国文博事业的网友与我们一同回顾、总结这一年里中国文物界的大事件,一起来传递中国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水秀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