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博物馆何以生存?
2014-12-02 11:09:29 已浏览次
五年前,宝安曾有过一家风靡一时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水岩奇石博物馆。水岩奇石博物馆由馆藏品收集者张水岩先生创办,2009年7月正式获得政府批文对外成立,类型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广东省第一家民办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水岩奇石博物馆的成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开馆仅一年,参观人数就已超过10万人次,从中央、省、市、区等各领导纷纷到博物馆指导参观,博物馆还从宝安区文化局领取了50万元的奖励资金,成为宝安首家受政府资助的民间博物馆,一时风头无两。
但是,就在不久前,这家在当时几乎成宝安民间博物馆“标杆”的藏馆却悄悄闭馆,空留一地落寞。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运营支出庞大、无法获得有效支持成为其闭馆的主要原因。
“生存难”几乎已成各地民间博物馆的普遍现状。记者了解到,由于政府扶持资金难以落实,又缺乏政策支持,近年来,宝安已有数家民间博物馆闭馆或迁至其他区,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社会各方再无法为民间博物馆提供支持和指导,宝安民间博物馆走向衰弱已成定局。
宝安民间博物馆在全市走在前列
说起宝安的民间博物馆,早在十年前就已出现。彼时,“十里红妆”酒楼的老板胡大苏就在宝安福永万福广场附近创办了“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以江南民俗婚俗文化为主题,以江南文化中最具符号性的十里红妆风情为切入点,通过藏品展示,再现旧时宁、绍平原女子从待字闺中到风光出嫁、为人妇、为人母的生命历程。其中,作为妆奁的果品提篮、妆台靠椅、千工床、花轿成为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展示内容。该馆藏品全部从宁波、绍兴搜寻收购而来,是原汁原味的江南出品,光收集文物就投资了上百万元。
“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后,数家民间博物馆在宝安陆续成立。目前,宝安文体旅游局注册在案的民间博物馆就有宝安区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深圳市当代名家文房四宝博物馆、深圳市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深圳市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深圳市宝安区结缘奇石博物馆、深圳市宝安区锦舟陶瓷博物馆、深圳市宝安区华夏龙泉青瓷博物馆、深圳市宝安区一雍紫砂博物馆等十家左右,还有一些并未注册。
据宝安区文体旅游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宁建文介绍,在宝安,民间收藏文化有着良好的基础,一群爱好收藏的人还自发成立了民间茶文化协会、收藏协会、文化研究会等,其中宝安收藏协会的会员就达到上百人,其中不少会员是企业家,收藏了很可观的藏品,在收藏方面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比如沙井有位企业家,收藏的青铜器等文物,专家看了以后,都觉得震撼,有些文物甚至达到了国家一二级水平,有这样的土壤对设立民间博物馆有一定基础。”而据深圳市文物局的说法,宝安在深圳各区中,民间博物馆的发展也处于前列。
政策难以兑现致使博物馆关闭或迁移
实际上,宝安民间博物馆近几年蓬勃发展,与宝安区曾经出台的一项政策有关。
2009年,宝安出台了《宝安区民办博物馆资金扶持办法》,对民办博物馆最高可一次性奖励50万元。其中馆藏藏品1000件以上、2000件以下(不含2000件),馆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2000平方米以下(不含2000平方米)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馆藏藏品2000件以上,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这项扶持办法的出台,在深圳处于领先水平,直到三年之后,深圳才正式发布了《深圳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对扶持民间博物馆做出了一些规定。
《扶持办法》的出台,给当时的宝安民间收藏界吹去了一阵“春风”。许多收藏家一方面纷纷向主管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一方面积极准备展品、寻找场地,筹措资金,在这项政策的催化下,数家民间博物馆纷纷成立,期望能获得政府的相关支持,共同维护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水岩奇石博物馆就在当时获得了50万元的资金支持。
但是,并非每个博物馆都如水岩奇石博物馆那么幸运。2012年,宝安开始探索成立区级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所有与文化类相关的政府资金都归集于该基金名下,民间博物馆扶持资金也包括在内,“对民办博物馆的文化展览进行扶持”,“对民办博物馆的运营进行扶持”成为宝安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用途中的一项。
可现实似乎不尽如人意。“虽然有扶持民间博物馆的条款,但这几年来形同虚设,”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宣传文化基金总量有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块“猪肉”几乎分不到民间博物馆头上,几年下来,除了水岩奇石博物馆,其他民间博物馆几乎难以获得政府资金的相关支持。
记者了解到,很多收藏家当年就是冲着宝安的扶持政策开设了民间博物馆,但政策一直难以兑现,这使得宝安水岩奇石博物馆、聚兴元紫砂壶博物馆等民间博物院因难以承受运营压力纷纷闭馆,还有一些博物馆迁到了深圳其他扶持政策能够落地的城区。
展品不稳定管理不专业
在宝安,除了一家地处石岩、较为偏远的劳务工博物馆外,在中心城区还没有一家公办博物馆,“这种缺憾只能靠民办博物馆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博物馆其实是帮政府填补空白。他们自己收集文物,自己找场地,出经费,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宁建文表示。
开设博物馆绝对是个“烧钱”的项目,以已闭馆的水岩奇石博物馆为例,每年人员、水电、租金等运营费用就超过200万元,即使政府支持了50万元扶持资金,在庞大的运营支出面前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在政府支持缺位之外,民间博物馆自身运营不专业、民众对博物馆意识较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博物馆的发展。
一般来说,博物馆展出的藏品要相对固定,供社会大众欣赏,但国内民间博物馆的大多经营者觉得展品是私人东西,提供给大众参观已经为社会尽了力量,一旦碰到有展品可以变现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会将展品变现。
现有民间博物馆的组织也远远达不到真正地博物馆行业标准。在国外,私立博物馆都设立有专门的理事会,授权专业的博物馆馆长进行管理。虽然藏品的老板的,但是要变动藏品,必须经过理事会的同意,这样才能使博物馆保持相对稳定;现有的民间博物馆还普遍缺少专业的讲解员,虽然有的管理人员会进行简单介绍,但大多都很粗浅,形式、内容都完全达不到专业人士的标准。
“社会上对博物馆的意识也比较弱,”宁建文表示,在国外,去旅游时,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是很常见的文化互动,但是在国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参观旅游景点,鲜有人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业内人士表示,针对这些情况,政府一定要出台有力的扶持政策,协助收藏家和博物馆筹办展览,并对民办博物馆要加强管理人员、讲解员得培训和其他业务指导,才能帮助民间博物馆良性运营。
引入现代管理模式维持民间博物馆发展
政策难到位、专业性不强,运营压力大?未来,宝安的民间博物馆该何去何从?
对此,宝安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宝安区一雍紫砂博物馆董事长林启中有着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些年来,林启中一直在玩紫砂壶、奇石,也十分关注各类民间艺术博物馆的生存状态,他认为民间博物馆谋求生存与发展可从四方面入手。
首先,可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多数私人博物馆属个人投资,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福建厦门有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艺术博物馆,现在办得很红火,就是因为其采取了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成立了理事会,这些理事都是较知名的企业家,每年会无偿地投入资金用于博物馆的运营。
其次,可拓宽办展思路。私人博物馆要走专题化、精品化、特色化路线,集知识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身,可以采取灵活的门票制度,这是向社会集资的一种方式;可通过国内外巡回展出、馆际交流、与学校挂钩等方式,为博物馆带来收入。此外,私人博物馆还可“以商养文”,如经营茶文化的私人博物馆,可展示相关茶文化,通过卖茶具、茶叶等,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再次,引入名人举办高端讲座。民间私人博物馆知名度比较小,可请一些艺术名人来馆进行艺术讲座,宣传博物馆的特色文化,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此外,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如政府部门出台一些税费优惠政策,对购置文物免税等,将可促进民间艺术博物馆的繁荣。
最后,要聘请有专业市场经营经验和能力的艺术人才来管理博物馆,让博物馆通过市场化运作,多种经营,成熟操作,开展讲坛、展会、拍卖会、沙龙、刊物与网站交流等,让博物馆成为未来的文化品牌。
未来,政府一定要出台有力的扶持政策,协助收藏家和博物馆筹办展览,才能帮助他们把民办博物馆坚持下去。对民办博物馆要加强业务指导,包括管理人员、讲解员培训,也需要业务主管部门给予指导。
“宝安很早就出台了民间博物馆的扶持政策,很多收藏人士对政府有所期待,促进了民间博物馆的成立,但如果长期无法落实,这些收藏人士的热情一定会减退,”宁建文表示,“宝安的民间博物馆,可以说正住在一个十字路口。”
责任编辑:缪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