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许多私人博物馆就是“圈地运动”
2014-11-24 11:55:27 来源:台海网 已浏览次

陈丹青还是一如既往的“敢说话”。
昨天,他来厦门参加2014博博会,其中有场他的名家讲座。
开口他便直言,“平时‘胡说八道’惯了,这次这么官方的场合,我是要说真话还是假话?”大家笑了,说要真话,他说“你们不要怂恿我”。
他特意写了两页稿纸,列了个提纲和方向,“以免自己跑偏,又大放厥词。”
尽管如此,他还是忍不住要说真话。“中国博物馆这十来年的发展,有很多成绩,但我这回不说成绩,我还是以我的偏见和性格,谈一些真问题。”
他还真不留情面,主办方都是博物馆的,他却当面给中国博物馆列出“四宗罪”,“罪名”还都不轻: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机会主义、表面文章。
陈丹青也知道自己这性格,明明对方诚意邀请当嘉宾,自己却老是“胡说八道”,不给一点面子。“对方说,来吧来吧,你就直说,我们也要听听不同的声音。这种姿态让人很欣喜,但希望不是做表面文章。”
说了一堆中国博物馆的“坏话”,事实上,他太爱博物馆了,爱之深责之切。“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我希望中国能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人物名片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
“中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博物馆”
“中国在博物馆上起步非常晚。”陈丹青2000年回国定居,觉得反差太大。“我亲眼看着北京上海一步步变成后现代城市,但博物馆的水平和欧美还是没法比,很土、很落后。”
他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国家的脸面。“世界上许多大亨,想做生意投资,选择哪个国家好?他们经常就跑到那,先看看那里的博物馆怎样。”“等你有钱了,想长脸了,想马上发展博物馆?没用的,博物馆不能速成的。”陈丹青说,短短这十年,中国博物馆发展速度之快,“让我目瞪口呆,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中国人只要想做的事情,马上就能做起来。比如举国体育,但博物馆和拿金牌完全不一样。”陈丹青说,现在中国的博物馆有4000多家,“太多了,就像艺术学院一样,根本不需要这么多”。
给中国博物馆归纳了“四宗罪”
“胡兰成说,中国人最伟大之处在于四个字:马马虎虎。鲁迅在重病一场之后说,中国人没希望的,马马虎虎。”陈丹青说,一个是对国民性的肯定,一个是对国民性的失望。
在他看来,两人说的都对,他都赞成。“胡兰成夸的是中国人的承受力、应变力、行动力。那么多劫难后,重建自己的生活,再出发,这方面中国人是一流的。而鲁迅是从另一方面,说中国人办事都马马虎虎。”陈丹青说,中国博物馆现在就是“马马虎虎”的问题。
他不留情面,给中国博物馆归纳了“四宗罪”: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机会主义、表面文章。
“博物馆是个精细活,要慢火熬”
“这十来年,中国想要建博物馆了,一窝蜂雨后春笋。”陈丹青说,中国博物馆数量全世界最多,但都是急火烧出来的,世界十大博物馆没有中国的份。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拿不出一个在世界范围水准线之上的展馆。“当年,美国、俄罗斯、日本都曾急过,相对欧洲,它们都是后起国家。虽然它们也急,但它们还是文火熬汤做文化。文化是个细活,博物馆尤其是精细活,要慢火熬出来。”陈丹青说。
他觉得,中国博物馆发展才几十年,就想和世界玩儿,那太急功近利,甚至无知了。陈丹青举了个例子,策展。在中国,哪怕一个大型展览,一两年就办起来。而在国外,策划一个展览,短的5年,正常的十来年,有的甚至策划筹备了30多年才将最精华的呈现。
“博物馆免费,我非常不赞同”
陈丹青是个名人,经常有人找他。“说是讨教一些办博物馆的看法,但一坐下来,全都对方在说,完全没问我意见。”“跟我讲硬件、讲面积、讲速度、讲资金,唯独没跟我说,他的藏品有多少,他的专业人员有多少。口气很大,好处是雄心壮志,坏处是一直没有了下文。”陈丹青说,中国办博物馆,缺的是软件,而不是硬件。
现在,国内2700多家博物馆免费。“我非常不赞同,全世界哪有这样办博物馆的,赤裸裸地好大喜功。”陈丹青说,别人对我说,免费是为了做公益。收钱你也可以做公益啊,像国外许多博物馆,每周会有固定时间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很烧钱的,根本没办法免费。公园不收钱,我能理解,博物馆不收钱是非常不合理的。”陈丹青说。
办好博物馆 要诚实、老实、扎实
“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可清楚着,现在有许多私人博物馆,就是个圈地运动。”陈丹青说,房地产商很厉害,拿地不容易了,但建个博物馆就很容易拿下地来。“他们是真正想建博物馆吗?名不副实,最后就会变成一堆建筑垃圾。这问题已经出现了,一没有藏品,二藏品混乱、非常可疑,三变成权力斗争的场地。”陈丹青说,博物馆背后的机会主义太多了。
他看到中国有很多地方,弄块场地,门口挂个牌子说是博物馆。在陈丹青眼里,那压根算不上,那都是在做表面文章。
在陈丹青看来,要办好博物馆,就三个词:诚实、老实、扎实。他说起一个日本老太太。这个老太太买了座山,想办所博物馆,展出她这辈子的收藏。她坐飞机到纽约,找到改造法国卢浮宫的设计大师贝聿铭,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这个老太太,一个人的力量,很诚心很扎实地在做这件事。她的秀美博物馆,收藏世界五大文明,虽然展馆不大,却吸引了全世界非常多的人。”陈丹青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