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年底主体建筑封顶

      30日,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前往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调研建设进展,记者获悉,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粤剧博物馆建设费用约3.5亿元(不包括征地和拆迁费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博物馆的地下坑道建设,预计今年底主体建筑完成封顶,2015年8月建成开馆。

      每平方米造价1.5万元

      荔湾区相关负责人通报,粤剧艺术博物馆是广州市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位于恩宁路旧城改造地块,荔湾涌从博物馆旁边流过。博物馆规划总用地面积1.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4.34亿元,其中的建设费用约3.5亿元,造价相当于1.5万元/平方米,市、区财政按4:6的比例投入。

      该负责人称,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时吸收了广东四大名园及宝墨园之精华,目的是打造为传世之精品、广东“第六园”。

      记者了解到,由于馆内的建筑采用仿古建筑,大量使用“三雕一塑”等传统建造工艺,而且都由传统工艺大师亲手制作,因此造价比较昂贵,“像灰塑,我们将请为陈家祠修复灰塑的大师亲自操刀”。

      记者还了解到,粤剧艺术博物馆除了使用广州的传统工艺外,还将使用潮州木雕、佛山雕刻等全省的民间工艺。

      5名省传统工艺大师参与制作

      http://d1.sina.com.cn/pfpghc/637074b768eb4e72a5a38e78904f1e46.jpg

      记者从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模型中看到,博物馆采用中心大水庭配合6组别院的设计,主体建筑包括普天乐,听雨小筑、銮舆阁、吉庆别馆、琼花堂、剧场、广福台等多幢建筑。

      据介绍,剧院可容纳200多名观众欣赏演出。剧院上有一条走廊,一端接连一座跨荔枝涌的小桥,将剧场与多宝路连接起来,未来博物馆开放时,市民可以从多宝路过桥穿廊,直达恩宁路。

      銮舆阁是一个两层的建筑,一楼主要展示粤剧的武打场景和道具,二楼用于观光,这里面将会运用潮州木雕。

      琼花堂里也有潮州木雕,其中已经定制了一块堪称镇馆之宝的大型木雕。听雨小筑将使用大量精美砖雕。广福台将建成粤剧戏台,这里将聚集诸多广府精品民间工艺。

      据了解,至少有5名全省传统工艺大师参与了博物馆的内部装饰制作,每幢建筑适宜哪种功能、采用哪种类型的工艺装饰都经过专家反复论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