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村民修公路挖出东汉古墓 出土“萌陶狗”(图)

隆昌村民修公路挖出东汉古墓 出土“萌陶狗”(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次在隆昌出土的“萌宠”—东汉陶狗

 

      村民修公路挖出东汉古墓,隆昌首只东汉陶狗重见天日

 

      一条修建到村级公路,使一座近2000年的东汉崖墓重见天日,内江市隆昌县胡家镇元咀村的村民们至今还在为此津津乐道。几天前,因修建村里的公路,一座东汉崖墓重见天日,出土了陶俑、陶罐等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文物中,一只憨态可掬的“萌宠”——陶狗备受关注,在此之前,隆昌曾出土过陶猪、陶鸡,陶狗的出现尚属首次。隆昌县文物部门介绍,这座东汉崖墓的发掘,为研究丘陵地区汉葬文化、风俗习惯等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

 

      修路 修村道挖出古老崖墓

 

      “哪里会想到是个墓,我还去看了热闹!”隆昌县胡家镇的梁民英说,她活了50多岁,还第一次亲眼见到古墓。不明觉厉的梁民英谈起中秋节前发生在村里的一件“大事”仍然有点兴奋,她说:“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宝贝。”

 

      被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这件大事就是村里“惊现”了一座古墓。时间回到9月7日下午2点过,数名工人正在元咀村上坟坝(小地名)修建村级公路。不知何时,几块硬邦邦的石头使工人无法继续向下挖。

 

      有经验的工人猜测这是一座坟墓,于是上报给了胡家镇政府,随后消息传到了隆昌县文物管理所。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在当地也不胫而走,围观的村民多了起来。

 

      当天下午4点过,隆昌县文物管理所派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初步处置,并判断这很有可能是一座古墓。在胡家镇政府的协助下,村干部派人24小时守护,并安排人员在四周拉起警戒线,保护好现场,等待相关部门勘验。

 

      发掘 隆昌首次出土东汉陶狗

 

      “可以判断,这是一座东汉崖墓。”昨日,隆昌县文物专家、非遗办主任兰廷波告诉记者,9月9日,内江市文物管理部门派专家会同隆昌县文物管理所专家勘验,依法进行了抢救保护性发掘,确定为东汉崖墓。

 

      当天的发掘工作从上午11点持续至下午4点结束,兰廷波全程参与。发掘的最终结果收获颇丰,兰廷波介绍,主墓室长6米,高2.7米,宽3.2米,墓室左右两边各有两个龛位,正壁也有一个,5个龛位以及通往主墓室的甬道保存基本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文物当中,除了有陶罐的残片外,还有较为常见的东汉陶俑,不过,出土的一只陶狗备受关注。记者看到,这只陶狗短短的四肢,耳朵呈三角形,嘴巴略微张开。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描述,看起来“萌萌哒”。

 

      兰廷波告诉记者,以前,隆昌曾出土过陶猪、陶鸡,出土的陶狗尚属首次,这座东汉崖墓的发掘,为研究丘陵地区汉葬文化、风俗习惯等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

 

      新闻链接

 

      四川最大陨石明代“造访”隆昌

 

      提起隆昌县,还有一块“天外之物”在当地被广为流传,早在明代,一块陨石降落在该县西北(现为北关景区)。

 

      根据县档案局保存的清同治十三年《隆昌县县志》记载:明邑人熊球于道观坪草地内得一物,紫色,似石非石,扣之有声。前邑令置之署前,久之埋藏于土中,乾隆二十五年于中行县令掘而得之,置砌前。颜曰“紫岩”。

 

      如今,这块陨石陈列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经过专家鉴定,这是一块由铁镍元素组成的陨石。它被命名为“隆昌铁陨石”,是目前已经了解到的,四川最大的陨石。现在,隆昌县在坠落地建起了天运楼,取天上掉落下的陨石之意,隐喻带来好的运气。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