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医院”:揭秘老唱片修复技术

复古狂潮掀起了老唱片收藏热,唱片的历史已有百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能够记录人类历史的声音,不管是讲话还是音乐,上个世纪,人们都是靠唱片来记录声音的。经过百年的洗刷,现在的唱片已不像刚生产时完整,音质也逐渐变差,其中不乏记录重要声音的唱片,此时,老唱片的修复数字化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复古狂潮掀起了老唱片收藏热,唱片的历史已有百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能够记录人类历史的声音,不管是讲话还是音乐,上个世纪,人们都是靠唱片来记录声音的。经过百年的洗刷,现在的唱片已不像刚生产时完整,音质也逐渐变差,其中不乏记录重要声音的唱片,此时,老唱片的修复数字化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家对老唱片数字化技术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小编带着同样的疑问采访了专门从事老唱片数字化修复的中科汇金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去一探究竟。

      揭秘老唱片数字化和修复技术

      Step 1:观察唱片保存状况,有无破损,划痕,发霉等现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唱片表面划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唱片发霉

      Step2:处理唱片表面物理伤害,将唱盘放在清洗机上,根据表面污损情况配置药剂,进行清洗,拼接,试听音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唱片清洗机


      Step3:将处理好的唱片置于唱机上,根据不同相片情况,检查选择唱针的压力和转速,根据唱片类型的不同要跟换不同的唱臂和唱针。然后播放并录制,可根据再乱音质稍作剪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播放转录中的唱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测针压

      Step4:数字化导入电脑,做降噪处理,并保存。

      Step5:将唱片放入订制的脱酸纸袋,外面再套塑胶袋,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防止二次破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期保护

 

      唱片是否能被完整的数字化,取决于唱片本身的保存情况,大部分唱片损毁都是因为保存不当造成的。唱片每播放一次都会损害一次,噪音就会多一些,越早数字化,保留的音质就越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找一些小作坊转录唱片,设备和技术都不专业,会导致唱片的二次损害,根本达不到保护的目的。尤其对哪些珍贵的音像资料,更要重点保护。


      首先,唱片由于材质限制,其实很娇气,所以首先就是要防止磕碰,挤压,不要放置重物在唱片上,播放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指甲或其他较锋利的物品在唱片上留下划痕。其次,老唱片和新出版的唱片不同,播放次数已经达到了极限,盘体本身已经受到了损害,要避免强光照射,和潮湿环境,湿气太重会导致唱片发霉,腐蚀盘体,破坏音频,所以避光防潮很重要。前期的保护是抢救老唱片的基本,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延长唱片的寿命。这样,直到唱片被数字化的时候,可以保证音频的基本质量和完整度,极大程度的避免音频丢失的悲剧。


      后期保存

 

      老唱片数字化只是保留了其存储的音频,但这并不代表数字化之后就可以将唱片本身置之不理,仍然要按照之前的保护程序来保护。老唱片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所以存档分类很重要,数字化之后的音频要多方保存,并存至网络云端,极力避免音频丢失的情况。唱片的归档收藏,要放入订制的脱酸纸袋,外面再套塑胶袋。音频在存档时,也做好目录分类,方便检索。老唱片的资料数字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将濒临消失的音频史料转成更易保存的形式,像文献和文物一样,造福后人,传承下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周一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