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博物馆8月11日将开馆 为何头顶一池水?

res07_attpic_brief.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举博物馆的牌坊已经完全显现。

 

res11_attpic_brief.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位于泮池边的科举小品。 薛 玲 摄

 

QQ截图20140808071441.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作为中国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到终止的全过程,特别是科举制度鼎盛的明清两代,江南贡院更是在全国科举考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一期,即将呈现在市民与游客的面前。这座中国科举文化的体验和展示中心将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扬子晚报记者带您先睹为快。

 

      一期看点


      科举文化展区看状元卷还有互动区

 

      结合科举博物馆项目建设,秦淮区还对江南贡院遗址和文化遗存,含北区的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区沿河部分的魁星亭等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布展,同时利用科举博物馆负一层空间,策划了“科举文化专题展”,现已完成布展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将于8月11日开放。届时,广大市民和游客将可以通过专题展,全面了解中国的科举文化历程,感受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专题展中包括科举帝王区、观榜大发现、科举名人区、状元卷馆、数码厅等重点展区。

 

      状元卷馆 古代的状元卷什么样?在状元卷馆,游客将可一睹清代状元赵文楷的状元卷,同时展出的还有画像、地图、奏折等文物,该馆以赵文楷的生平和家族为概念进行展陈设计,以起承转合的叙事手法完整交代赵文楷的一生及相关事迹。

 

      数码厅 游客则可通过设置的三面媒体墙,以图文影音的方式了解大量的科举史料。现场设置的多人共玩互动桌,还可进行科举知识的抢答游戏,这里将成游客“科举学堂”。

 

      多媒体互动区 人们还可欣赏到科技艺术互动作品《观榜大发现》,《观榜大发现》基于仇英画作《观榜图》而创作,将原作放大4倍后运用滚动条卷动画作,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观榜图》精粹。据悉,《观榜图》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作品,作品原长6.38米,宽0.344米,主要描绘在殿试后,人们争相观榜以及皇宫内举行的相关庆典礼仪等情景,现在该画作为珍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江南贡院展区将成科举博物馆展区之一

 

      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在现场采访时看到,目前科举博物馆一期的牌坊已经完全展露,牌坊北边的明远楼也清晰可见。而位于博物馆南边的江南贡院,目前已暂停对外开放,待科举博物馆一期运营后将重新接待各方游客。届时,现在的江南贡院将成为科举博物馆的展区之一。

 

      号舍一期工程复建了99间

 

      在江南贡院这座科举城中,占地最广、建筑最多的还要算“号舍”。号舍处于龙门与至公堂之间,及明远楼的两侧。号舍为昔日考生们白天考试,夜晚住宿的场所。号巷门口还设有水缸和号灯,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每间号舍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号舍内左右两壁的砖墙,在离开地面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夜晚休息,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便可作床安眠。在一期工程中复建了99间号舍,游客可遥想当年的景象。

 

      参观指南


      部分人群享优惠

 

       “科举文化专题展”将从今年的8月11日持续至2015年3月10日,开闭馆时间为:夏令时9:00至22:00,冬令时9:00至21:00。市民、游客可凭江南贡院门票或参观券(符合免费参观条件的领参观券)进行参观。

 

      具体优惠人群为:1.3米以下儿童,以及现役军人、残疾人、70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在指定地点领取参观券免费参观;中小学生凭学生证,60-69周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专题展每天10:30、15:30、19:30还将有3场义务讲解。秦淮区文化局局长赵久明特别提醒,科举文化专题展期间实行两次检票。检票地点为科举博物馆负一层入口处、江南贡院南区魁光阁入口处,请观众妥善保管门票或参观券。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