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名人故居:保护有道 挂牌不易
“蓝牌屋”之一、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故居
普希金故居墙上的“金字招牌”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市启动名人故居挂牌保护工程启动10年后的今天,308处名人故居仅有三成挂牌,受到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实施的法规政策中并没有对名人故居进行明确界定,挂牌执行过程也受到故居被毁或是不具备挂牌条件等阻碍,即使挂牌成功,保护情况也缺乏监管。
在很多国家,名人故居被看作是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挂牌要求和程序或许并不相同,但宗旨只有一个:保护。
法国:每5年审核一次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20世纪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更是表明了法国政府对历史建筑管理的重视,很多名人故居都在历史建筑保护范畴之内。最为知名的是1913年颁布的《定级和登记历史建筑保护法》、1943年颁布的《定级和登记历史建筑周围500米区域法》和2001年颁布的《定级和登记历史建筑所有附属装饰物品的保护法》等。建筑物包括名人故居一旦被定级或登记,其内外装潢及原有物品就不能再被改动。
2011年,为加强对名人故居的保护,让这些声名显赫的老房子不被遗忘,时任法国文化与通讯部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推出了“名人故居”标识。
对于标识的授予,法国政府有着严格的评审要求和流程。据了解,申请“名人故居”标识的机构和个人须先将按规定填写的材料送至大区文化局审核,符合该标识资质与规定的申请资料才将转至文化遗产总局公共政策处审核,最终候选人资料将集中到评选会议进行审核评选。该标识的申请与授予自2011年以来,每年进行一次,被授予“名人故居”标识的名人故居每5年进行一次审核,符合标准的可以继续持有标识。法国名人故居的挂牌标准是:对法国政治、历史和文化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每年对外开放40天以上;不追求商业用途及利益;保证有高质量的文化项目(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博物馆性质的展览等);提供陪同参观、讲解支持,尤其是对于中小学学生参观的讲解等。
目前,2014年“名人故居”标识的申请还在进行中,结果将于10月公布。截至2013年,法国共有196处名人故居获得标识。
英国:想挂“蓝牌”不容易
英国从1867年就开始对名人故居进行挂牌保护,特别建立了名人故居保护制度——“蓝牌制”,成立了蓝牌委员会。蓝牌委员会下设于英国遗产委员会,负责向英国境内的名人故居发放蓝牌。该蓝牌是一块直径约50厘米的陶瓷圆盘,上面标有人名、职务、身份、卓越贡献、生辰年月等,可镶嵌在名人故居的外墙上。
对于蓝牌的授予,蓝牌委员会有着明确的评选标准。据了解,英国蓝牌申请条件苛刻,办理流程也颇为复杂,前后需经历10多个流程,时长2至5年。根据英国蓝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首先故居主人必须去世20年或诞辰超过百年,以衡量该人的知名度和声望。另外,被提名者必须满足至少一条标准: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必须是公认的杰出人物;为人类进步和福祉作出过重要贡献;必须有一定的知名度,至少在本国名声显赫;在此居住期间是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
此外,对于在英国居住过的外国人或海外来访人员的故居,他们还需要满足其在本国声名卓著、具有国际影响力等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圣雄”甘地是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领袖,但他在英国的故居也被挂上了蓝牌。
英国政府规定:凡是被英国遗产委员会挂上了蓝牌的建筑,一律不得随便拆除或改建。如今,绝大部分名人故居依旧有人居住,并没有改建为博物馆,只是不得改变外形,居住人需要定期维修,保持整洁完好。截至2012年,英国已为900多位名人的故居挂牌,其中外国人有30多位,老舍先生在伦敦的故居也名列其中。
俄罗斯:从“金字招牌”到博物馆
在俄罗斯,很多古旧建筑物的墙面上都镶有一块刻有金字的小石板,标明某著名诗人、作家、画家或卫国战争英雄曾在此生活。这些名人故居如今已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级保护文物。挂有这类“金字招牌”的建筑遍布俄罗斯各地,折射出俄罗斯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不遗余力。
俄罗斯对于名人故居的保护由来已久,只要是在俄罗斯历史上各领域有过突出贡献的人,其故居通过申请大多都能挂上“金字招牌”。其中,尤为受世人推崇的名人故居大多变身成为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学习,甚至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名片”。比如,位于莫斯科列夫·托尔斯泰街的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位于芬兰湾边的列宾故居,位于莫斯科运河畔的普希金故居、位于克林小镇的柴可夫斯基故居等,都展出了文豪或音乐大师们生前创作的手稿和物件,对他们的生平进行了梳理、介绍,让参观者能快速了解名人在建筑内的生活状况。
与英国类似,所有被挂上“金字招牌”的俄罗斯名人故居外部不能改动,但内部可以进行装修。比如,建于1710年的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繁华的街道,有“圣彼得堡缩影”之称。这条4公里长的大街上隐藏了为数众多的名人故居。圣彼得堡市规定,凡位于涅瓦大街的建筑,一律不能拆迁,外观不能改动。因此,尽管如今街道两侧高档商店和购物中心林立,但整条街仍保持了古朴的风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