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开馆不易守馆更难

佛山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展示清末民初的东平河图录陶瓷壁画。-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佛山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展示清末民初的东平河图录陶瓷壁画。

 

  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启动 民营博物馆发展成焦点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遗产日”,而在昨日,佛山已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昨日上午,2014年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在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启动,5月至6月,一系列非遗宣传活动将陆续举办。

 

  进入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民办博物馆成为首个被关注的对象。昨日上午,民办博物馆经验交流会正式举行。目前,佛山市民间博物馆共拥有6间民办博物馆,同时还有20多家尚在申请中。民办博物馆数量虽多,但却面临不少发展“尴尬”,不少博物馆负责人昨日在现场感叹“开馆不易守馆更难”。

 

  民营博物馆“求扶持”

 

  昨日上午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正式在石湾酒文化博物馆启动。启动仪式上,热心市民向佛山市博物馆捐赠了共计150余件(套)文物。佛山市博物馆向两位热心捐赠文物的市民颁发了证书。

 

  在昨日的启动仪式上,民营博物馆成为了当日的“主角”。现场相关部门为佛山已经登记注册的6家民办博物馆颁发“荣誉馆员”证书,并举行了一场“民办博物馆经验交流会”,共商民办博物馆生存发展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

 

  据佛山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佛山的15家博物馆(综合博物馆,不含名人纪念馆等)。但是,在交流会现场,不少民营博物馆的负责人大吐“生存难”,遭遇许多发展的瓶颈。记者了解到,资金、场地、技术三方面,成为了如今民营博物馆遭遇的尴尬。

 

  部门:“只出酱油,不出鸡”

 

  对此,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易坤表示,目前南海甚至佛山的民营博物馆尚处在起步阶段,民间对博物馆有着极大的热情和诉求。对于在民办博物馆运营和发展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以引导为主,给予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民办馆,政府作出扶持,但是不会包办,只能出‘酱油’,‘鸡’还得靠博物馆本身”,易坤表示。

 

  易坤表示,2011年,南海区就出台了《历史传统文化扶持奖励资金实施细则》,对民营博物馆提供财政、技术、引导、场地、政策上的多种扶持。据了解,西樵镇出台了《鼓励文学艺术家进驻西樵创作扶持奖励措施》,顺德区也在制定扶持私人博物馆的政策。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