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科学家“超前”保护

126438270_13985610764881n.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记者 李大庆摄

 

  烟花三月。

 

  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联合国大学常务副校长武内和彦教授来到中国江苏省兴化市参观垛田。当他看到一片宽阔水域中,一块块岛屿似的长方形田地里盛开着金灿灿的油菜花时,禁不住惊呼:“太漂亮了!”同来参观的韩国国立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金尚范也不时地端起相机,让这一美景变成永恒。

 

  日韩专家到兴化,绝不是为了看油菜花。他们是借参加第一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之机对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一番考察,因为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于2013年5月被评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今年中国向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3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领 跑

 

  本次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不仅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值得日韩两国学习的地方。

 

  对于许多国家的学者及研究人员来说,在本国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从中国“拿来”。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的率领下,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拓创新,踏实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文华院士连任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主席,闵庆文研究员被粮农组织授予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特别贡献奖”。在推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中科院团队还积极推动中国农业部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工作,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的国家。鉴于这方面的出色工作,一些国家的代表纷纷来中国学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中国领跑于世界。李文华认为这一整套的保护思路及做法也是一种创新。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