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六朝古建”龙门寺撑起多重“保护伞”

      在山西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的山坳里坐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寺,它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于一寺,为我国现存古建筑所仅见,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立体博物馆”。经过长达近10年的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目前文物部门已为龙门寺撑起多重安全“保护伞”。

  在龙门寺工作15年的文管员桑海明告诉记者,从2001年至2006年,文物部门投资近300万元对寺内五代、宋、金、元、明五朝古建进行了本体维修,3年前文物部门又投资550万元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目前,环境整治工程已进入尾声。

  “修缮前建筑破败不堪,山门都快倒塌了,用铁丝和木杆支撑着。寺内没有围墙,连大门都是篱笆门。”桑海明说,经过近10年的维修保护,千年古建重获新生,现在寺院内安防、消防、避雷设施等一应俱全,自己坐在办公室内就能通过电子监控看到整个寺院的安全状况。

  平顺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文物科副科长韩学变告诉记者,由于龙门寺地处偏僻,现在文物部门专派4名文物管理员进行24小时在岗看管。另外,2014年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联通公司合作,计划以平顺县为试点在龙门寺安装远程监控设备。“现在正在做方案,等项目实施后,龙门寺的安全就有了寺内、寺外,文管员、电子监控多重保障。”韩学变说。

  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中轴线现存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西配殿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圣绍五年(1098年)。山门虽无确切建年,但其柱头卷刹明显,柱头斗拱五铺作,前檐双下昂,后檐单抄单昂,从大木作构件的做法上判断为金代遗构。第二进院,正面的燃灯佛殿梁架构件多是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断面极不规则,呈现出典型的元代风格。而东配殿、东院水陆殿以及厨库、僧房由于砖石墙体的大量采用,皆为明清建筑。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