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函照登的清朝报纸展出

       清朝的报纸啥样子?它和现在的报纸有啥区别?昨日,首次公开展览其所收藏的160余份报纸与画册的安康老人杨建安说,这些清朝报纸也有“来函照登”等群众呼声。

  昨日,安康市群艺馆首次免费为公众开办个人收藏展览,62岁的杨建安成为安康市首个开办收藏展览的市民。据杨建安介绍,1996年,他因偶然机会得到几张上世纪60年代的报纸,随即产生了收藏报纸和画册的念头。几十年来他辗转陕西、江西、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收集报纸。此次展览的报纸画册有160余份(册),共分为清末、民国、抗战、改革开放等几个时期。记者发现有两份清朝的报纸放展厅的显要位置。分别为光绪二年(1876年)的《政治官报》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南洋日日官报》。

  经测量,《政治官报》宽11厘米,高14厘米,报纸上除有报头、地址等有关信息外,在报纸上还有“来函照登”、彩票等信息。而《南洋日日官报》宽13厘米,高17厘米,报上写有具体日期: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还有大清邮政局特准挂号之立券之邮件等字样。

  长期从事安康历史文化研究的安康市文联主席、研究员李启良认为,根据其掌握情况来看,在安康境内发现有清朝末期的报纸,较为少见。根据《政治官报》上“来函照登”等栏目的设置,反映出该报纸的办报理念中有一定的民生思想,这在清代报业中较为难得。

  杨建安同时向参观者推荐有侵华日军罪证的画报,这些报纸是日本朝日新闻社1937年7月25日至1940年8月30日出版的三十五辑画报,画报里的图片和文字由当年日本侵华随军记者拍摄和撰写,是日本侵华的铁证。

责任编辑:小花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