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海龙囤文物本体修缮工程启动 投入5千万元

a41f728525c81481fb3c2a.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中一处修缮点后关的城门

 

a41f728525c81481fb3c2b.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瓷器

 

      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的遵义海龙囤文物本体修缮工作昨日正式动工,首先将重点对残破歪扭的城墙、关隘进行修缮。不过专家表示,不会为了修缮而拆倒重建。

 

      据介绍,此次工程将首先对已出现严重垮塌、移位的城墙、关隘进行加固除险,这些修缮点主要包括:铜柱关、铁柱关、朝天关、后关、西关等,以及近两年考古发掘出土的部分遗址。

 

      “修复中,将尽可能使用原来的材料。”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说,对于实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也会选择相似的新材料,并用传统工艺施工。

 

      据遵义市文物部门相关人士介绍,1600年的平播战役后,经过数百年风雨和植被侵袭,海龙囤城墙、关隘等破坏严重。“大多数城墙垮塌,关隘城门崩塌或移位。”他说,观测数据显示,个别临崖修建的城门近两年的裂缝宽度年均增加3厘米,随时有完全垮塌的可能。

 

      对于铁柱关、朝天关、后关、西关等垮塌严重的关隘城门,专家表示不会把它们完全拆平重修,而会以加固、支撑、校正等方式,保持其本来的沧桑感。“拆平重建,是最简单的修缮办法,但修出来的就不再是文物,而是一堆赝品。”他说,文物修缮的最大原则,就是要尊重原貌。

 

      据介绍,本次修缮过程中,专家还将对近年来考古发掘发现的“王宫”遗址进行保护,并安装栈道,让游客能走进去,近距离观察出土文物。此外,根据海龙囤文物保护的实际状况,政府还将分期实施多批不同类别的修缮工程。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