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水下古城开发陷两难 或模仿重建

风景秀美的千岛湖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业收入在淳安县的GDP中占据较大比重。

 

      在地图上,如今已找不到被简称为“狮城”的老遂安县城了,它被淹没在浙江千岛湖的碧波下已经整整54载。

 

  1959年,国家为了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原新安江之畔的两座古城—贺城淳安县、狮城遂安县合并而成现在的淳安县。

 

  随后,这两座始建于唐代,曾是中国遂安文明发祥地中心的古城,一座(贺城)被拆迁,一座(狮城)一夜间被淹没于水下,而库区内1030座小山头因此成为小岛,成就了今日千岛湖波涛万顷的秀美风景。

 

  淳安县域面积居浙江省之最,却是杭州市所辖七县市中的最穷县,也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之一。除了县中心的千岛湖镇,其他乡镇每年的财政收入从20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但财政支出最少的却达2000多万元,每年的财政缺口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因湖而兴”的淳安,旅游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很大分量。十余年来,淳安当地政府早就在盘算如何利用开发千岛湖水下古城。这期间,嗅觉灵敏的资本逐利而来,各种方案一再提出,声浪喧嚣,但又渐次被否,水底古城的开发困难重重。

 

  2013年6月,千岛湖旅游集团曾邀请国内一家知名的旅游规划机构专家赴千岛湖考察,该机构在今年1月编制了《千岛湖水下古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2月25日,千岛湖风景旅游委(原淳安县旅游局)主任方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纯粹的水下古城旅游开发方案“目前还在论证阶段,还没有特别的好办法”。

 

  在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下,如何在保护水底古城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到何等程度,淳安县的决策层充满纠葛。

 

  而资本的力量已然显现。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淳安县正准备借助国资,在离狮城原址最近的姜家镇打造一个名为“文渊狮城”的项目综合体,欲投资6亿元,将水下千年古城复制上岸。

 

  开发方案悉数被否

 

  2002年,千岛湖风景旅游委曾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对狮城进行过长达11个月的水下探摸。即便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探摸出的古狮城之完整性也令人惊叹。

 

  探摸报告显示,千岛湖水位在99米时,狮城在水下25-35米之间,水温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四周城墙大部分保持完好。城墙用条石和城砖砌成,表面平整、光滑;发现的3个城门相当完整,其中西城门半扇门仍可以开合;城内部分民房木梁、楼梯、砖墙依然立着,没有腐烂,有的大宅院围墙完好无损。房内家具照旧摆放着,雕梁画栋,历史文物的保存完好。

 

  不过受限于当时潜水拍摄条件的不足,外人无缘得见古城清晰面目。狮城再度冷清,甚至在2004年的文物申请中也落选。

 

  积极的因素则是,狮城因这次探摸而引发关注。由此,淳安县旅游局曾向淳安县政府提交了一份《水下古城项目建议书》,提议建造旅游潜艇,让游客近距离观赏水下古城。

 

  《水下古城项目建议书》中明确提到:“乘旅游潜艇水下观光能满足游客猎奇心理,集神秘性、奇特性、参与性、开创性和可游性于一体。‘狮城寻古’水下游览这一创新项目,在世界上也属稀有。这一产品的开发符合人们新、奇、特的猎取心理。千岛湖景区本身就是一个知名的胜地,如果把别具一格的水下古建筑艺术和充满梦幻般的水底潜艇观光完美结合起来,它必将成为千岛湖的一个拳头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2003年,杭州绿色世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绿色世纪”)买断了千岛湖的水下经营权。在其后的5年里,该公司独家拥有对水下古城的开发权。

 

  按照协议,湖底观光项目,由绿色世纪、淳安县政府及当地旅游部门共同开发。随后,绿色世纪开始投资建造民用观光潜水艇。

 

  绿色世纪投资近4000万元请武昌造船厂建造了国内首艘内湖(河)观光潜水艇“天清”号,该潜艇在2004年建造完工。但杭州市港航管理局以国内没有相关先例和管理细则为由,未批准其下水。

 

  千岛湖旅游集团投资发展部经理张宏根近年来一直在负责水底狮城开发的调研,曾参与了多种开发方案的论证工作。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述潜艇方案的不可行在于:“第一,潜艇目前只有军用,没有民用,在政策上还没有明确可行;第二,潜艇下水对古城可能有破坏;第三,潜艇下水,由于湖底水位较深,到深处水相对浑浊,游客未必能看清楚湖底的古城风貌;第四,是安全因素的考虑。”

 

  基于这些原因,时至今日,天清号潜艇仍像一个工艺品,停靠在千岛湖边,供来往游客驻足观赏。

 

  除游艇水底观光之外,浙江省民政厅原副厅长童禅福还曾提出过一个更为大胆的方案—人工降低千岛湖水位以让古城现身。童是原贺城移民,著有《新安江大移民—国家特别行动》一书。

 

  由于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功能已经基本废弃,只在用电峰值的时候进行调节性发电。因此,童禅福认为,可以把现在千岛湖的水位降低30米,这样不仅可以让水下古城重见天日,让人们像欣赏马丘比丘一样领略古狮城的风采,而且水位下降后,将为淳安增加数万亩土地以供开发利用,大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一方案此后亦被论证为不可行。“水下狮城由于常年浸泡水中,一旦失去水,由于技术难度很可能一夜之间倾倒消逝。更重要的是,水位下降30米后,整个千岛湖的生态环境都会被破坏,淳安县内的市政配套设施都要重建。这个方案显然不可行。”张宏根说。

 

  还有人建议用类似围墙的建筑将古城整个围起来,然后抽取中间的水,让古城自然露出来。这个方案旋即被否决。“一来造价实在太大,二来一般的围墙根本无法承受强大的水压。这个想法有些天方夜谭。” 张宏根认为。

 

  除了前述诸方案外,另一方案则被认真考虑过。2002年底,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千岛湖考察时了解到发现水下古城一事。次年7月,淳安县相关领导赴北京与中科院专家会晤。在路甬祥的牵线下,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与淳安县提出了建造“阿基米德桥”的设想,双方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与隧道不同,阿基米德桥借助浮力浮于水中。与一般的桥也不同,对于浮力大于重力的阿基米德桥,它和水底的连接方式与桥相反—用缆索或其他方式固定于水底和两岸,以防浮出水面。按照这个设想,阿基米德桥建成后,游客可以进入悬浮在水中的隧道参观古城。

 

  淳安方面对此一直采取积极态度。2010年10月,首届国际阿基米德桥学术研讨会在千岛湖召开,但此后该方案一直处于被搁置状态。“主要是技术上的原因,阿基米德桥的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张宏根称。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