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现状调查:张大千画卷粘连难打开
2014-02-28 09:42: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已浏览次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2 4日透露,国内“50 .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其中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 .5%。”
在公众看来,“馆藏”几乎等于文物放进了保险箱,只要不失窃、不水淹火烧,就等于安然无恙。然而,“50 .66%”的惊人数字戳破了公众臆想出的美丽肥皂泡。
“无暇清点,无人过问”
四川博物院馆藏书画文物中,最著名的当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由于种种原因,这批珍贵的书画出现了掉粉、画卷粘连等无法打开的状况。馆藏的部分珍贵字画都存在掉粉、颜色脱落、纸张碳化、残缺、糟朽等问题。
有着中国“华夏古钱币第一县”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在其钱币博物馆内,藏有3565种20余万枚古钱币,上至商周下至民国,品类齐全,但目前近6万枚珍贵古钱币已被不同程度腐蚀。陈列在玻璃展台和展柜里的一些珍贵古钱币,表面已被不同程度腐蚀,尤其是最容易锈蚀的铁币,其字口(钱币上刻有文字处的凹陷区域)被锈蚀后变薄慢慢脱落,这种腐蚀无法修复。
湖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余萍告诉记者,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时由于历史、地质原因,本身就存在部分腐蚀、损失。“像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常年高温高湿,丝绸、青铜器、字画、古籍善本等文物,最好在恒温恒湿环境下存放,但湖北恒温恒湿的库房仅湖北省博物馆有。”
“无暇清点,无人过问,一些文物还裹着民国稻草,垫着美国棉花,养着当代的跳蚤呢。”一位南京博物院退休的老院长向记者感叹。
白灰吸潮、脸盆加湿
励小捷说,文物受腐蚀损害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趋势,但还是可以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予以延缓。“首先,要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但这正是让博物馆最头疼的问题。
河南省一家县级博物馆展陈面积615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24000余件,其中一、二、三级文物近2000件。现在能展出的只有100多件,绝大部分都挤在只有20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
记者看到,这间库房约100平方米,地上堆积着一些破旧纸箱,纸箱内放着修复好的陶器。在一堆纸箱中间,有一个白色的搪瓷盆。“盆子里放些水,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博物馆现有库房面积、文物保存设施、藏品保护环境等都难以达到文物保护要求。在河南、河北、陕西的一些县级博物馆,还在用白灰吸潮、脸盆加湿这样最原始的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一些基层博物馆馆长甚至在烦恼“文物太多往哪放?”
即便是在一些省级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也不容乐观。四川博物院地处成都平原中部,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潮湿,不利于文物保存。新馆建成后,文物保存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根据连续两年对库房及展厅的照明、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监测结果来看,也不容乐观。
文物修复人才匮乏
励小捷说,“对于不同程度损害的文物,本着‘修旧如旧,带病延年’的理念进行修复。”但是“对于基层馆来说,文物破损由于经费问题完全有可能就堆在库房,但对于国家馆和省级馆,更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人力不足”。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徐飞说,以该所为例,所里共有相关人员30多人,但真正能够动手操作的只有不到一半,而这支队伍不仅是江苏全省最大的一支,在华东地区也是首屈一指。即便如此,徐飞告诉记者,“靠这些人对付馆藏文物这辈子也干不完。”
余萍说,文物保护涉及化学、材料学、精密仪器操作、历史、考古等学科知识,一般保管人员只能对文物进行除尘、除锈等简单保管。湖北全省可带队进行修补、保护的专业人士不足10人。
“避免文物受到腐蚀,一方面在文物出土的时候要进行及时修复,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将文物放在恒温恒湿的条件进行独立保管。”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认为,在一些地区财力有限、三级以上重点文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市级为单位建立恒温恒湿的中心库房,统一集中保管,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文物能够得到妥善保护。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