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四处文物怎么修?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文物部门了解到,明十三陵,这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将在2014年迎来一次全面大修。

      在文物专家眼中,虽然明十三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完备、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但其文物保护现状却并不乐观。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上的人为破坏,明十三陵文物古建筑许多已残破不堪。

      在多次文物勘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学者逐渐摸清了十三陵古建筑遭受破坏的五大特点:一是屋面及墙体顶部瓦件破损、脱落;二是台基石构件残坏、走闪错位,需待归安;三是砖拱券酥碱,有待归安加固;四是木构件腐烂、斗拱脱落;五是排水沟壅塞不通,需要疏浚。

      十三陵文物怎么修?日前,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一一透露了四处待修缮文物的历史渊源、文物现状及修缮方案。

      郑贵妃坟:曾被开垦为耕地

      郑贵妃坟暨二李、刘、周四妃坟位于明十三陵景区内西南银钱山东麓,是一处葬有明朝5位妃子的陵寝群,墓主分别为明神宗皇贵妃郑氏、李氏,顺妃李氏,昭妃刘氏及端妃周氏。

      其中,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7座妃子墓中规模最宏大的。墓主郑氏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皇贵妃,明朝著名的“争国本”“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与她有关。坟园形制与万贵妃墓基本相同,但多一重外罗城。整个基址大部分尚有遗存,外罗城后部及内城东西墙保存较好。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封闭保护管理,陵内土地已被周边村民开垦为耕地,并在其间开挖有灌溉渠。目前,这处文物已破败不堪,文物内陵墙多处存在坍塌。

经过专家论证,此轮将从郑贵妃坟墙体轮廓发端,锁定保存较好的内陵墙进行修缮。一方面对现存的内陵墙进行排险修缮,另一方面将残缺的内陵墙修补或用铁栅栏封闭起来,从而将内陵墙范围内的陵寝封闭保护起来,以便统一管理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贵妃坟遗址(局部) 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小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