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首家胡同博物馆
王鹏 绘图
史家胡同博物馆
京韵,多半来自胡同。
老北京们在灰色的深巷里找寻到根,新北京人在斑驳的墙角里嗅出古味。如今,高楼广宇四处林立,古老的城市建筑却越发稀少,然而在这偌大的城市中,还是有一些胡同静观时光,不改旧貌,等待着有心人去邂逅。
有“胡同活化石”之称的史家胡同便是如此。它虽身处闹市,却远离了喧嚣的游人,更没被绚丽的商业色彩浸染,只沉默地蜗居城市一隅,任时光辗转,四季更迭。
京城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
吆喝声悠悠
小贩唤醒了胡同
北京的文化古迹多多,博物馆自然是星罗棋布。
从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到铁道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京城里的博物馆不仅种类繁多,馆藏的展品更是琳琅。然而这“胡同博物馆”却是头一遭听说,忍不住想去看看。
从朝阳门地铁站走出来,穿过熙熙攘攘的朝阳门内大街和朝阳门南小街,跟随路标指引,我一头闯进了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静幽幽,藏于其中的史家胡同博物馆亦如此。它坐落于一个普通四合院内,正式对游人开放不过一百多天。许是冬季日短天寒,游人寥寥,博物馆只微微张开了一条门缝迎客,一不留神,我差点就错过了。
看得出四合院的屋顶陈旧,墙角的青苔发黑,地面上灰黑色的砖块已有年头……尽管新翻修的迹象明显,却难掩浓浓的历史味道。
适逢一名工作人员经过,赶忙上前打听。原来修缮这座胡同博物馆遵循的是“修旧如旧”的原则。早在2010年规划修缮时,施工方就四处搜集整修四合院剩下的老砖,所以院内铺设地面的砖,全是从居民要处理掉的建筑垃圾中“捡”回来的宝贝,总量超过八千块。
在这座一千余平方米的胡同博物馆里,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中处处氤氲着往日烟云。展厅内没有奇珍异宝待价而沽,那些来自居民手中的展品更接地气儿:铝制饭盒、老户口本、瓷热水壶、口袋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聘文复印件、旧时家庭用的笸箩、五彩的小阳伞……再往前走,更有按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布置复原的家居。这边,一床一桌,两椅两箱;那边,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一步一景,一物一情,皆把你从现在带到了过去。
胡同声音展厅怪有趣的,小小的工作间虽其貌不扬,却布置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在屏幕上七十余种声音里做出选择之后,我戴上了耳机,聆听到了属于上个世纪中叶的声音:那是一日晨光熹微,胡同里一如既往静谧祥和,间或夹杂着几声鸟语蝉鸣,人力黄包车的叮铃声将拂晓打破,而后,一声扯着嗓子的“豆汁儿……”把正在做梦的人唤醒。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