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 明城墙连还是不连是个问题

      中央门一带一直是南京主城的一大堵点。早在2009年,就有不少市民以及政协委员建议,对中央门立交桥及周边区域进行改造及整治。在南京近期城建计划中,中央门立交改造的项目赫然在目。让人吃惊的是,结合2015年中央门立交桥改造工程,消失了近30年的中央门复建工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央门复建,其实建的是城墙通道

  和中华门、水西门、太平门、通济门相比,中央门留存至今的老照片不多。历史遗存的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一张中央门的照片显示,中央门是仿老式明城墙城门所建的半圆形门洞,但要比明城墙的门洞宽阔、高大许多,门洞上还有个汉白玉门额。中央门前,有好几辆马车正准备通过。门洞内,还可依稀看到有一辆卡车开了过来。中央门前道路一侧,还有一个简易的公交车站“中央车站”,有两个男子正在等车。

  根据《南京城墙志》的记载,1957年,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相关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后,中央门被彻底拆除,就此消失。

  中央门作为一个城门,只存在了不到“30岁”。如今随着明城墙串联计划的提出,中央门复建跟太平门复建率先被提上日程。

  “和同时期建造的汉中门、新民门相比,老的中央门采取了传统城门洞的样式,而前两者采用的则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所以老的中央门更类似城墙上的通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央门复建其实建设得类似于城西干道清凉山通道的城墙通道,中间的大门洞可以走机动车,两侧的小门洞走电瓶车、自行车等。

  南京市中央门立交桥建成于1986年,也是南京的第一座立交桥。据介绍,目前中央门立交桥改造项目正在做前期的调研工作,究竟怎么改造,现在还没有具体方案。“有可能要炸掉,修建隧道。”一位长期从事重大城建项目的内部人士介绍。

  将复建9座“假”城门

  从小生活在城墙根下的老南京、70多岁的左国富对明城墙怀有一份特殊感情。他昨日激动地告诉记者,自己的愿望就是能够见证未来的明城墙全部连通,他想登上城墙顶部,并绕着城墙慢走一圈——感觉它的高度,投入它的怀抱。

  老左的梦想也许真的能实现。因为,在一份政府公布的明城墙连通的总体旅游串联规划图中,南京明城墙未来是要连成圈的。

  在这份规划图中,记者注意到,未来为了使得明城墙全部串联,除了中央门和本报此前报道的太平门,南京还计划复建光华门、通济门、三山门、草场门、定淮门、钟阜门、金川门,一共9座“假”城门。记者算了一下:原来保存下来的老城门,及近十多年来南京先后新复建的7处城门,共有和平门、玄武门、解放门、中山门、标营门等。南京城未来共将有28处城门。

  考虑到交通不能中断,在各大交通要道将复建芦席营通道、九华山通道、琵琶湖通道、蓝旗街通道、解放南路通道、六角井通道、西干通道、汉中门通道、清凉门通道等近十处通道。

  城门的复建和城墙通道的修建,能否保证“修旧如旧”一直是争议的大热点。更何况,对全国文保单位如此大兴土木,势必要拆迁城墙串联中、拦在中间的小区及其他建筑物,该方案在国家文物局能否审批过关、南京民意能否通过,还是个未知数。至少,太平门复建的位置,出现很多可能被拆迁的小区居民插出的维权国旗,就昭示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