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彩画的布局与特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彩画布局

 

  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坛,赤红的门窗和金黄的琉璃瓦。雕梁画栋这句成语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建筑雕饰彩画的发达和辉煌。中国古建筑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檐下阴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略加金点。柱、门客和墙壁则以丹赤为主色,与檐下的冷色的彩画正相反格调,与白色的台基相映衬,给红墙黄瓦一个间断。古建彩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以独特的风格和物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粕的装饰艺术效果,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1、彩画特征

 

  作用:油漆彩画涂在木料上本来为的是避风日雨雪的侵蚀。随着历代帝王腐朽,颜色工料随着讲究,为中国古建筑上一种重要装饰。

 

  分类:殿式和苏式。

 

  苏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蕃莲、西蕃草、夔花等。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上。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人、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

 

  殿式的分类: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

 

  和玺的分类: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金琢墨和玺、楞草和玺、连草和玺等。它以图案来分类。

 

  旋子的分类: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等,它以色彩来分类。

 

  2、彩画分配:

 

  枋心:将梁枋大略分为等分的三段,中段称枋心。枋心合梁枋彩画的中心,但只占全长三分之一。

 

  箍头:箍头是梁枋左右两段的外极端,“箍”在枋的两“头”称箍头。

 

  藻头:箍头与枋心之间为藻头。箍头与藻头一边的总和占全长三分之一。藻头虽在两头,但两头共和的总面积比枋心要大,所以藻头的图案与色彩不可轻蔑。

 

  盒子:如梁枋太长,可在箍头与藻头之间做盒子,图案内容以龙、凤、吉祥草为主。

 

  包袱:在苏式彩画里有时檩子、垫板、檐枋三部的枋心联成一个大的半圆形,里面的彩画也成为一个整个的布局,称包袱又称搭袱子。占全长三分之一。箍头至烟云一边略占三分之一。

 

  色彩:以青、绿、红、香色、紫色为主色。相邻部位的青绿颜色互换,相间使用。图案中的主要线条及纹样沥粉贴金。

 

  3、斗拱色彩:

 

  斗拱:在一攒斗拱中彩画可分三部:

 

  线:线画在每件的角边线上,颜色有金、金银、蓝、绿、黑五种;

 

  地:地画在各线的范围内,颜色用丹、黄、青、绿四种,用青、绿最多;

 

  花:花画在地上,颜色可以随意分配,画题有西蕃草、夔龙、流云、墨线等等。

 

  垫拱板:垫拱板也有、线、地花三部;

 

  线:线画在垫拱板边缘上,也是五种颜色;

 

  地:地的颜色多与斗拱色反衬;

 

  花:花多是龙、凤、莲草及其他祥瑞的象征。

 

  4、斗拱彩画:

 

  斗拱彩画是根据大木彩画来决定的,一般有如下作法:如彩画为金琢墨石碾玉,金龙、金凤和玺等,则斗拱边不沥粉,平金边。如彩画为雅伍墨、雄黄玉等,则培拱边不沥粉不贴金,抹黑边,刷青绿拉白粉。

 

  (1)斗拱刷色:

 

  斗拱刷色:在前面讲过,以角科、柱头科、青升斗、绿翘昂为准,再向里推为青翘昂绿升斗,青绿调换;如遇双数时,中间两攒可刷同一颜色,压斗枋底面一律刷绿色。

 

  (2)斗拱板的彩绘:

 

  斗拱板又名垫拱板、灶火门,金线有沥粉,金线外绿边。斗拱有晕色者拉三绿晕色,然后拉粉。斗拱板内部,除金线彩龙凤外,其余用三宝珠金火焰。黑线为红油地。龙凤、三宝珠有金活者,应先打谱子沥粉,垫光没,打金胶印,贴金后,再点白黑龙眼。三宝珠垫光油后,用土粉子炝好,碾三退晕青绿宝珠,上下调换。如不贴金者,垫光红油,然后炝好,碾三退晕宝珠。黑线者为红油地。三宝珠画法以明间正中为准,宝珠上青下绿,然后向外推,青绿调换。

 

  4、构件色彩:

 

  雀替:雕画行龙或五色草。

 

  插柁:柁为青箍头、青楞线、绿枋心。

 

  插梁:梁为绿箍头,绿楞线,青枋心,枋心画龙。

 

  宝瓶:沥粉西蕃莲混金。挑尖梁头、霸王拳、穿角两侧;画西蕃莲沥粉贴金,压金老。

 

  肚弦:沥粉贴金退表青晕。仔角梁下面画成龙肚子纹。

 

  椽头:飞檐方椽头为金万字、菱花等。老檐圆椽头为金虎眼等的花样。

 

  三、和玺彩画:

 

  1、和玺构图:

 

  和玺:在清式彩画中是最高级彩画,用于主要宫殿和庙宇主堂上。组画规范严谨、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图案。

 

  构图:将大小额枋横向分为三段,中为枋心,两侧为箍头与藻头。

 

  曲线:用形曲线分成整齐的格子,绘出皮条圭线、藻头圭线、岔口线。

 

  枋心:把各种形式的龙画在格内。枋心内画二龙戏珠。

 

  箍头:在箍头盒子内画坐龙。

 

  藻头:藻头画升龙或降龙,如宽大可画升降龙。

 

  死箍头:箍头边线用金线或墨线,退晕色,拉大粉压老叫死箍头。

 

  活箍头:活箍头用片金西蕃莲,边珠或福字等几何文字的称活箍头。

 

  岔角:箍头与藻头间的小尖形称岔角,多画菱花,可以用四分之一朵菱花填上,也可以空着。

 

  锦枋线:间界这各间间的线条叫锦枋线。

 

  枋线:有几种画法,除去金线或墨线之外,可用同一颜色,由浅至深层层排比退晕。

 

  柱子:柱子赤红,上部分如交金墩、金柱、瓜柱等部分的构图与色彩,按藻头的图形与颜色分配。

 

  2、各玺彩画:

 

  (1)金龙和玺:枋心藻头等在各部位均已绘龙为主称为金龙和玺;

 

  平板枋:青地,两端向中顺序画行龙。

 

  枋心:大额绿地,小额青地,画二龙戏珠。

 

  藻头:大额青地画升龙,小额绿地画降龙,升降龙可互换。较长藻头可画升降龙二龙戏珠。

 

  箍头:大额青楞线,青盒子,小额绿楞线,绿盒子,内画坐龙、升龙、降龙均可。

 

  垫板:朱红地,两端向中对画行龙。

 

  柱头上下两头各一条箍头,上下刷绿红,和青地对应,花纹有多种画法。青地画两绿盒子,画坐龙。

 

  雀替:赤地画行龙,龙头向中。

 

  斗拱压斗枋:为青地画工王云。

 

  斗拱:多用蓝绿两色,周角用金黄线。升斗绿色则拱昂蓝色,升斗蓝则拱昂绿。每攒蓝绿相间分配。色彩次间互换,隔间相同。

 

  (1)龙凤和玺:绘龙凤者称为龙凤和玺,略同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各部位由龙、凤调换,色彩调换重新组图。

 

  平板枋:绿地画一龙一凤为“龙凤呈祥”,画双凤为“双凤昭富”。

 

  枋心:大额青地画龙,小额绿地画凤。

 

  藻头:大额画龙绿楞线,绿盒子,小额画凤青楞线,青盒子。凡枋心、盒子画龙或凤,藻头就画凤或龙,隔间龙凤相同。

 

  垫板:朱红地,绿楞线,两端向中对画一龙一凤或行龙。

 

  柱头:箍头上红下绿,插梁头画凤上绿下青。

 

  雀替:画五色草。

 

  压斗枋:绿地画工王云。

 

  斗拱板:画坐龙或龙凤。其于同金龙和玺,平板枋及由额垫板也可画一龙一凤,相间排比。

 

  (3)龙草和玺:绘龙和楞草者称为龙草和玺;

 

  画法:基本同金龙和玺、龙凤和玺,较它们彩画简单。

 

  图案:枋心、盒子、找头由龙草调换构图,组图中有大草图案。大草常配以“法轮”,又称“法轮吉祥草”,简称“轱辘草”。垫板不画龙,只画“轱辘草”。龙草和玺均为死箍头。压头枋,坐斗枋画工王云或流云等,斗拱板画三宝珠火焰。

 

  色彩:在和玺线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