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重阳登高图》赏析
张大千《重阳登高图》
此图纵84厘米,横37厘米,纸本,设色水墨画。其构图严谨,视野开阔,笔墨华滋,气势磅礴,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在此图中,他以宇宙之大、莫过我心的气魄,成功地表现出关陇山水的雄伟挺拔及石骨坚凝的特质,表现了画家在重阳佳节时登高望远和怀念友人,并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画面上山峰巍峨,重峦叠嶂,庙宇庄严,风景独特。左侧山头有一位古装老人,正站立于一巨大盘石之上,似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右侧山峦上那蜿蜒曲析的山路和层层叠叠的石阶,似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画面右侧,危崖陡然升起,略呈左倾态势,峻峰耸立,直入云际。峰峦上山体坚凝,石色青黛。再高处是绝壁险峰,林木苍翠,似有无限风光,凝聚于其间。两山之间,是金碧辉煌的楼台、庙宇,掩映于古树长松之下。置身其间,顿觉天高地广,宇宙浩瀚,万千风物尽收眼底,所表现的是一幅情景交融的重阳登高画面。
重阳登高是中国诗画中的一个永恒的题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重阳也是怀念亲友之佳节。大千先生在此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登高望远,怀念亲友的情感,这在题诗和落款中有明确的记述。其诗云:“书来为说济南事,苦忆关家兄弟贤,正是鹊华好秋色,明湖听曲更何年?”题诗中的“关家兄弟”,是指关友声、关松坪兄弟。据考,关友声(1906—1970),原名关际颐,字友声,号嘤园主人,济南市泺口镇人。出身于盐商世家,家中收藏甚丰,博学强记,琴棋书画诗词无所不工,被誉为诗书画三绝。抗战前在济南,与兄关松坪共同主持齐鲁画社。1935年,张大千携弟子何海霞到济南,在关氏嘤园住一月有余。是时画家在友人陪同下,游山玩水,谈诗论画,听曲品茗,交游甚欢。落款为:“癸未重阳,伯璞仁兄书来属画,兼及乱离,济南关友声兄弟同游事,画成拈二十八字求正,大千张爰,时在皋兰客次。”落款中的“伯璞仁兄”,即著名画家和收藏家徐伯璞(1902—2003),山东肥城人,原为山东省督学,时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1935年,曾在济南陪大千先生谈诗论画,游湖听曲,故而和大千相交和相知。此“皋兰”为甘肃省皋兰县。1943年,大千先生在敦煌临摹壁画,结束后拟到兰州展览,途中接徐氏索画书信,言及济南游玩之事。是时正是重阳佳节,勾起了画家对故友的思念,大千先生一时兴起,故在皋兰创作了此图。右上钤“两到黄山绝顶人”长方白文印,下钤“张爰之印”、“大千大利”白文印、“蜀为客”朱文印。
此图采取高远法,近取其质,远取其势,不落寻常蹊径。笔力挺拔刚劲,浑厚沉着。墨气明润,枯湿相间,虚实相生,细致而又秀润雄浑,繁而不乱。此幅是张大千敦煌之行时所作,可说是张大千画风转变之开始,故在张大千山水画风格形成的研究中具重要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