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仇英《玉洞仙源图》鉴赏
仇英,明代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寓居苏州。后人将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沈等都是文人出身的画家,而仇英只是一个民间画工,连生卒年都没有留下。少年时当过漆工,然而他学会了彩绘栋宇。画家周臣见了,觉得他有才赋,就收他为学生。所以他是唐寅的师弟,唐寅很器重他。而文徵明、祝允明也都是他的好友,过从甚密。这在中国绘画史中也是一个特例。一个画工,依靠自己的天赋、勤奋和努力,赢得文人画家的尊敬。而其画价也明显高于他人。他从文人朋友那里认识了中国绘画的传统,临摹了大量古代名画,几可乱真,尤其对古代青绿山水有独到的领悟。他从北宋后期复古派的大青绿山水入手,上溯唐人,又融入己意,所作的大青绿山水画可说是直逼古人。
《玉洞仙源图》是他传世的大青绿山水代表作之一,纵167厘米,横65.2厘米,绢本。图以高远法展示了从山脚一直到山顶的全景,然而细劲的铁线勾出蒸腾的云雾,将山分成三段,此手法却似乎与荆、关、李、郭等不同,直取隋唐画法。他用“留白”减少了画面着色的面积,而绢的底色,正可用以调节、平衡浓艳的石青、石绿色对视觉的冲击。山顶峰峦间,有琼楼隐现于林中,而半山的溪流中有水阁筑其上,这些地方都有人类活动,与《秋山问道图》《高士图》等山中的空寂有极大区别。山下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有溪水从洞中潺潺流出,洞外坡石上,有一个高士面溪盘膝,停琴静息,松柏围绕,宁静祥瑞,这应该是画的主题了。但主人并不孤寂,背后有侍童或煮茶,或端盘,或陈设,溪桥上有侍童正在过桥。仇英长期与文人交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故而创作了大量以文人生活——如读书、弹琴、赏泉、论画等为题材的画。然而他来自民间,他让高士隐居的山林充满了绚丽斑斓的色彩,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其实也反映了无论平民还是文人都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勾线凝利,人物刻画精细、生动,体现出仇英对各种人物的细微观察。山石则施以细密的皴线,这与此前的大青绿山水之皴笔极少大异。而他的用色,尤其是青绿石色的运用,有非常独到之处。除了上述的大片勾云留白以稀释青绿的浓艳之外,他还很善于用墨色来消褪青绿石色的“火气”。分两步:一是先在石青、石绿色中和入淡墨再上色;二是上色之后,再根据画面对各部位青绿色的明、暗要求,分别用淡墨层层烘染,使青绿色文秀而呈丰富变化。
难怪排斥“画工画”的董其昌,虽然一面说仇英的画“皆习者之流,非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一面也不得不感叹:“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即文、沈亦未尽其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