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艺术品交易体系秩序化有赖于市场生态建设
2014-12-15 15:55:47 来源:盛典文化网 已浏览次
西沐:要真正实现艺术品交易体系的回归和秩序化,还有赖于我们艺术品市场生态的建立
演讲嘉宾:西沐,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尧小锋:感谢主持人,刚才前面我们几位重量级的嘉宾跟我们谈了收藏文化,大家了解了我们在从事收藏的时候要注意说藏这一块文化的环境,包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这个主题会谈得具体一些,目前的收藏投资的策略,我们在座各位既是投资专家,也有很丰富实战经验,徐老师提到了刘先生买唐卡的事,他在买艺术品的时候在微信上发股票的信息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点,前几天我们的证券板块涨停板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微信的截图,好多拍卖公司老总就说,包括赵旭,感慨来救救拍卖市场吧,这是一个玩笑了,可能也反映出了我们艺术市场在资金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近我整理一本书出来,看数字的时候也惊奇发现我们的拍卖市场还在,过去我们讲它占了主角,通过数据分析不是这样的,正在回归我们一级市场的主角,我们拍卖市场作为一个挑选出来的平台,我记了几个数字,我们拍卖市场公布出来的,不算拍协的具体成交额,2011年拍卖市场总成交额达到了巅峰,1020亿,2012年大概是800亿,2013年是700亿,今年估计可能还会有所减少。但是我们一级市场2011年是3600亿,2012年下降了一点,大概3200亿,2013年是3800亿,大家今年还是比较乐观,因为我们艺术品规模越来越多,包括衍生品在内体量越来越大,这也是正常回归,只有我们的一级市场打好基础,我们的拍卖市场才会有更大空间。
从媒体角度大家特别关注拍卖,尤其高价格出来的时候,第一个问题请各位专家看看我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逐步回归正常对我们这两个市场的未来有什么样的预测和看法?
西沐:实际上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二级市场整个格局这么多年来一直处在一个纠结的状态,用业界的话来说就是一、二级市场倒挂,交易体系扭曲,或者是一级市场主体画廊业边缘化,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在交易体系建设中,交易体系发展过程中,拍卖业的强势业态一直是有目共睹的。
事实上从中国艺术品发展的过程来看,拍卖业能够勉强称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从目前来看唯一的一个公开市场,我们其他的市场,像画廊,博览会,很难成为公开的交易市场。所以说随着拍卖业的快速发展,这几年我们大家都看到拍卖业也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拍卖业按照现有的机制,现有方式,现有模式的发展,我们已经把所有该挖掘的资源,该利用的能量都用尽了,几乎把拍卖做到了淋漓尽致,下一步拍卖业怎么走,那就是要转型。所有的拍卖公司几乎都面临着我们看到的嘉禾在转型,华辰在转型,艺术金融,再到厦门。保利也在转型,积极下沉,各个省设一些分公司,区域化,拍卖公司做到今天必须要转型,看到了危机。
与此对应的艺术品发展市场,今年大家都说是博物馆年,美术馆年,民营博物馆,私营博物馆发展非常快,画廊业在有一些区域,比如说山东的青州一个小的县城700多家画廊,但是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在今年,今冬明春市场比较低迷的状况,画廊市场不容乐观,我们可能还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来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生态,因为在国际上比较发达的一些艺术品资本市场它解决这些问题是靠什么呢?它是靠建立市场生态来解决的,这个生态其中有非常重要的金三角,就是画廊、拍卖业,博物馆,定价和价值实现的闭环,它解决了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拍卖业发展得比较强势,我们的画廊业比较边缘,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还是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基本上是展览加保管的功能,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几乎是空白,所以说我们要真正实现艺术品交易体系的回归和秩序化,还有赖于我们艺术品市场生态的建立。
西沐:关于这几年我们国内的新水墨,新工笔,很多画前面都加个“新”,艺术市场创造这种状态我不愿意在这里做评价了。
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写过一本时,《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我把现在所谓的学院水墨,新水墨,新工笔,这一类新的东西都纳入到中国画当代艺术的范畴,当然当时提出来这个概念很多人很不高兴。我们画传统水墨的这些人说我们也是中国画当代艺术,把我们排斥在之外这个不合适。实际上我在这本书里面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从笔墨艺术实际已经进入了水墨系列,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新水墨,新工笔,无论它的语言,还是审美取向,和传统的笔墨所创造出来的传统绘画形式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形式。
当代艺术有了比较快速的起步,吴大猷先生,以及他的学生,都在中国的水墨抽象做了很多探索,大家都比较清楚。
我今天想说的是相对于传统中国笔墨语言系统的那种创作来说,中国水墨系统的创新就是中国画当代艺术,虽然85新潮到现在30多年的时间,好像时间不短了,但是对一个艺术形式的发展这还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发展期。
我们评价一个艺术形式,一个艺术家,时常拿50年做一个阶段,这是一个艺术规律,当然也不一定很合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了30多年,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艺术家,这些艺术形式在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市场发展到今天,给市场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也引来了不少资本和机构的追逐,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现象。
就是说我们现在对中国画当代艺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价位的水平,它的价值发现是依靠什么平台取得的,这个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它是在一级市场画廊平台,还是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术定位的平台,还是在拍卖的定价,价值实现的平台,这个很多学问。
因为不幸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中国画,当代艺术迅速发展,高歌猛进的时候,它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大部分是在拍卖平台上,它背后有资本,这就需要提醒我们要认真分析每一个艺术家与他的作品,认真评判他们的价值,要做到价值发现的工作,做好我们市场价格的判断。不然我们可能会进入像当代艺术在前几年的状况,和今天这个状况一个非常大的落差,我想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很直白也很客观,特别值得去认真分析,时间差不多了,有一个问题也挺重要的,艺术衍生品这一块,我们说的艺术这一块,我们前面谈的艺术大部分指的还是原创的东西,大家都提了价格很高,我们衍生品,艺术授权这个方面更加贴近老百姓,贴近一般的工薪阶层,它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王总有很多这方面的产品,未来我们去观察,艺术品授权这几年发展得特别迅猛,我们统计艺术品的时候数据还没有完全进来,我觉得这一块的前景空间比艺术市场本身还要大,所以大家言简意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西沐:关于艺术衍生品市场,艺术衍生品是艺术原创的权利或者一种审美的延伸,它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原创艺术品的延伸,比如说我做一些复制,高仿,这是一种方式。第二种是衍生艺术品,它没有原创的艺术品,但是它通过创意设计形成了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可以消费的衍生品形式,这是两种不同的形成艺术衍生品的大的方向。
艺术衍生品被大家普遍关注,最主要是我们的艺术消费市场形成了,这是与我们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快速转型相关的,实际我们越来越多人感觉到他们生活中需要艺术,需要把真正的艺术衍生品带回家,这是艺术衍生品市场兴起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