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平价艺术品市场
2014-08-04 16:24:35 来源:南报网 已浏览次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开始呼唤平价艺术品市场的出现。
美术评论家栗宪庭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主张,在当下艺术两级市场之外应该有个平价市场,让老百姓也能参与买卖与收藏。他还做了一个实验,帮助成都一家公司建立了一个空间,把当地几个艺术聚集区的艺术家介绍过来,把所有作品的定价都放在万元以下,并请艺术家当服务员给观众讲解。
《艺术战争》的作者江因风则撰文说:“消费艺术品时代来临”。他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机构艺术品消费市场已经兴起,酒店、品牌连锁等机构的商业装修画市场非常庞大,成为了艺术工业化时代的艺术品消费主体。而且这个市场是健康的,没有泡沫。
实际上,在南京,持相似理念的业界人士也有,我就认识两位。一位是南京艺术学院的顾颖教授。近几年,他在南艺发起、组织了以该校优秀学生作品为主体的艺术品竞买会,每场都是座无虚席,成交率、成交额逐年上升,举办频次也从每年一次发展到了每年两次。另一位是古岸艺术中心的总经理吴厚刚。他以销售让百姓买得起的艺术品为核心理念,每年推出“购得艺术节”,且亏且坚持,如今情形也有了明显改善。
不管倡导者、践行者所言、所行在当下的实效如何,个人以为,这都是值得点“赞”之举。
几度有朋友对我说,艺术品市场的天性是小众的,只属于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极少数人或者专业人士。个人对此不敢苟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上千年前中国的普通百姓就喜欢歌咏柳永佳句,怎么会到如今反而失去了爱美之心和爱美能力?何况,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不同,书画艺术品依托宣纸或画布,原创之作仅此一件,充分满足了收藏价值“稀缺性”的重要特质,能带来个人财富的爆发性增长。至于普通大众没有介入艺术品市场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个市场被恶性炒作深度绑架,莫名其妙的“大师”满天飞,天价作品满天飞,顽疾缠身,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二是因为当下的美术类作品有远离时代与生活之弊,难以打动当代人的心,也就难以说服人们掏出银行卡。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有其固有的能量,它会发现需求,并产生供给去满足需求。由此我相信,从长远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平价板块一定会出现,并显现出勃勃生机。届时,以中国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艺术品市场的整个空间当比现在广阔得多。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