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家张文锁:穷弱毛之变态 夺花卉之芳妍
江浙一带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荟萃之地,江南钟灵毓秀的山水养育了无数的大师,张文锁可谓是后起之秀,他的工笔花鸟古意盎然,却又时尚活泼,完全走出了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工笔花鸟天地。

画家张文锁

江浙一带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荟萃之地,江南钟灵毓秀的山水养育了无数的大师,张文锁可谓是后起之秀,他的工笔花鸟古意盎然,却又时尚活泼,完全走出了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工笔花鸟天地。
张文锁的工笔花鸟如此传神有赖于他自幼坚持下来的扎实功底。他回忆道,那时家境贫寒,也少娱乐,连环画是那个年代仅有的精神食粮。幼年的美好记忆里,就是坐在父亲膝头听他讲解连环画里的故事,就是那时起,大概是父亲慈爱的声音和坚实的臂膀,让他对连环画着了迷,画里人物的线条好似父亲温温的声音,流淌到了他的心灵。
他幼失枯恃,却坚韧不发,唯稚嫩肩膀挑家里重担,其间辛酸,不足为外人道。即使生活困苦,张文锁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对画画的热情。他把伤痛沉在心底,收拾好心情,牢记父亲的嘱托,“什么时候都不要放下你最热爱的绘画,既然喜欢,就要闯出个名堂来。”这也成了他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在画坛勤奋耕耘,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父亲的期许。
“万变不离其宗”, 张文锁无时无刻不在发掘素材中的新亮点。他注重宋画中的形、神、意、气。改变传统工笔“三矾九染”的繁琐过程见好就收,融入一些现代的绘画技巧,例如:水冲、打磨、滴墨滴彩冲撞法……在画面里争做到艳而不俗、工而不板、精而不滞、柔而不软,以各种形式追求画背后蕴藏的东西。
他说,对于画家来说,最缺的就是如何让入画的景物富有意趣,现代绘画技巧的融入在自己的画中补充了这一点。尤其是工笔花鸟,缺少了诗情画意,那还不如照相机拍出来的好看,工笔花鸟画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格调。

艺术永无止尽,工笔画之所以吸引他,是在于能够将大自然直观的物体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体现的淋漓尽致、虚实相生,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形状、神态、意境、气息,都可以达到完美。
在我们看来小小的麻雀很是平凡无奇,在张文锁的笔下,它就是顽强的化身,平凡渺小不起眼,但是从未放弃过在生物链底层中的存在和自由飞翔。或许是自身的成长经历,他特别青睐这个意象,不似雄鹰翱翔蓝天,却自由自在活在同一片天空,渺小却不卑微。
责任编辑:曹红梅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