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与文化产品交易需搭规范平台

  近年来,随着各类鉴宝、文物类节目的兴起,文化艺术品交易渐渐被大众熟识、追捧。而随着我国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民间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极为关注,关于文化艺术品的交易逐步走入大家的视野,其新颖的交易模式也让我们有了新的认知。但伴随着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狂热,随之而来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缺乏监管机制、评估定价不规范、交易过程欠科学发展等问题,让艺术品与文化产品交易的未来发展备受质疑。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志兵接受新华网文化频道独家专访,畅谈了对我国艺术品与文化产品交易发展的看法。

  张志兵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内主要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他说国内的艺术品交易主要有两个渠道平台,一级市场是画廊,二级市场是文交所,因为法律和扶持政策的不完善,国内的画廊规模都比较小,没有一个领导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最近几年拍卖行比较活跃,成为了许多文化艺术品交易的重要渠道,规模比较大的就是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在全国各地有30余家交易所的业务都已经展开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志兵接受新华文化专访

  学习先进理念推动我国文化与艺术交易产业“走出去”

  张志兵认为,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量排在世界前几位。但是在国际上大家比较认可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还是佳士得,苏富比等国外的拍卖行,这些拍卖行都在中国设立有分支机构,以规范的经营模式与出色的业绩为我国交易平台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引进这些先进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学习它们在平台搭建和交易操作方面先进的理念方式,同时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艺术品交易平台也在响应国家走出的政策,努力向世界接轨。

  期待国家出台文化艺术品交易行业规范化文件

  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规范和监管。目前艺术品交易大部分是民间交易双方自己自律,缺乏国家监管和文件规范,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诸多质疑。在行业的管理上还不是很健全,这需要立法、政府、市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张志兵表示,国内这块市场是比较混乱的,有些老百姓说看不懂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虽然国家最近比较关切艺术交易平台的情况,但是还没有落实出台具体的政策法规,有待所有艺术品交易平台经营者,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建立起规格化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行业或者法规文件。

  三管齐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针对国内的艺术品交易平台的面临一些问题,张志兵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希望政府能够出台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文件规范市场行为。第二,利用行业的中间组织,多举办类似中国版权协会牵头成立的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的行业组织,用中间组织监督来建设起公平、公正、透明的艺术品交易环境。第三,市场经营主体,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画廊等,应该要有自律精神,共同把市场维护好。

  中国的文化产权市场虽然已经成立,但在集资、上市、交易等各个环节上,还显现出不少新兴市场行业的共同弱点:无序、无计划,充满投机性,缺乏有效监管,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起到有效利用社会资本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南方文交所作为省级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在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的同时,也会致力于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寻求一条规律化的道路。(何从)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