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旧照在英拍出210万 中国买家购入欲免费展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买家薛蛮子 

  竞拍激烈 电话遥控210万元成交

在苏富比这场名为“旅行、地图及自然历史”拍卖会的拍品中,有几组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老照片,其中战地摄影师费利斯·比托的一组京城旧照格外引人瞩目。

这组照片拍摄于1860年8月至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比托作为随军记者跟着英法联军记录了当时的见闻。本次拍卖的18张影像中,包括大沽炮台、天津北塘、通州八里桥、北海、天坛、雍和宫正门、紫禁城和颐和园等,其中有一张在午门上拍摄的北京城,由6张图片拼接而成,是世界上第一张北京全景图。

根据苏富比网站介绍,这组照片拍前估价为10万至20万英镑,最终以21.85万英镑(含买家佣金,约合21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中国天使投资人薛蛮子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他在国内通过电话“遥控”伦敦友人拍下了这组照片。据薛蛮子介绍,拍卖现场有好几位中国买家,竞拍十分激烈,经过很多回合才拍下这组照片。

除这组照片外,薛蛮子还以13.45万英镑(含买家佣金,约合人民币126万元)买下了另外一组以中国为主题的老照片,是纪实摄影师约翰·汤姆森1871年在汕头、厦门和台湾拍摄的71张照片。

  极其珍贵 重现英法入侵北京路线图

此次被拍卖的18张原版照片,是当年参战的英军中尉爱德华·科特尼购得的。科特尼买下照片后,用笔在照片上标注出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或人物姓名。苏富比负责书籍、手稿和照片方面的专家理查德·法托里尼对这组照片评价颇高,他说:“这些照片使很多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有几张照片拍摄于北京东南通州的八里桥,其中有一张是贵族的陵墓。法托里尼说,当时英军10月2日和3日在那里驻扎,把陵墓作为补给站。此外,这组影像中的颐和园文昌君帝庙,在照片拍摄几天后,就被英法联军烧毁,这张图片也成为如今世上仅存的文昌君帝庙影像。有人发现,把这些照片连起来看,就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路线图。

摄影师、影像收藏顾问曾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薛蛮子此次买到的算是国家博物馆[微博]级的藏品,是“国宝”。因为这组原版照片是1860年拍摄当年在北京洗印的,而目前市面上或博物馆里的其他类似的照片,都是1862年以后的。据拍卖行网站介绍,现在照片大多是图片商翻印的,和比托的原版照片相比,不仅质量差,而且缺失很多细节。

  微博红人 将免费办展分享珍贵图片

薛蛮子是中国最早的天使投资人,学历史出身的他同时也是影像收藏家,和收藏家马未都[微博]创办了影像国际项目。他收藏的老照片已经有上万张,时间从清末民初到抗战时期,题材从历史事件到风云人物。他告诉本报记者,照片有的是从国内外拍卖会上拍得的,也有一些是卖家直接送过来的。

薛蛮子在社交媒体上也很活跃,是微博大V,有过千万的“粉丝”。他昨天发了两条微博,和网友们分享他的感受。他说这些照片“不仅我们故宫[微博]历史博物馆没有,国外的各大博物馆也鲜有收藏这个原版照片。我们会把它们印成书和明信片分享给大家,也会把它们放在博物馆展览供大家参观。有哪家博物馆有兴趣我们可以做个八国联军义和团甲午战争等大型历史照片展览。请私信我”。

薛蛮子告诉本报记者,他已经收到了询问展览的私信,但具体用什么形式、在何地做展览还未确定下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照片将免费展出。“在办展览前,我可能会先把这套照片印成一本小书,如何出还要和我的朋友、收藏家秦风商量一下。”

  对话买家

  “这些照片最能说明历史”

北青:为什么要买这几组老照片?

薛蛮子:我在苏富比拍卖图录上看到后,觉得这些照片很稀罕。第一它们是随军记者拍下的原版照片,第二有从来没有见过的北京全景照片,第三有些建筑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了,比如颐和园的一些建筑。

我之所以买是因为个人爱好。我认为没有比照片更能说明历史,它们做不了假,是珍贵的视觉历史。买回之后,有机会我会把它们做成书和明信片与大家分享,这是个乐事。

北青:成交价格高于估价,您觉得值吗?

薛蛮子:我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这次拍卖不是在伦敦而是在香港的话,价格可能会比现在高出至少50%。因为对于很多中国买家来说,去伦敦购买手续很繁琐,如果英语不好的话电话沟通也不方便。

北青:照片何时回到中国?

薛蛮子:估计这个月末或下月初吧。也有可能我6月份去欧洲自己把它们扛回来。

北青:为何对影像情有独钟?

薛蛮子:我们往往重视概念,却忽略了个体,而照片可以记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活历史。我在潘家园经常能看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家庭照片,这应该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财产,怎么能随便扔了呢?我希望能够借老照片唤起人们对自己家族影像的重视。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