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对实验艺术委员会的表态

对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或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批评,很容易沦为简单的表态,而且存在“政治上正确”的危险——批评官方即获得正确性。只可惜人终究不能免俗,我还是得表态:我不反对实验艺术委员会本身,但我反对实验艺术委员会委身于中国美协,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美协并不是学术性的机构,而且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美协在价值观、行事方式、语言系统等方面都格格不入,中国美协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敌手。实验艺术由中国美协来领导,对实验艺术并无助益,反而会产生反面效果。也许我不该以静止的眼光来看中国美协,也许中国美协正在起变化,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美协在当代艺术界的形象仍然是负面的。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美协为什么要设立实验艺术委员会?中国美协给出的官方理由是:规范实验艺术的学术储备和组织秩序。

如果美协严格规范实验艺术,并付诸行动,或许将把实验艺术推向坟墓。实验艺术的学术储备和组织秩序并不需要被规范,中国美协意欲规范实验艺术,表明中国美协对实验艺术并无理解和认识。实验艺术最值得赞许的地方在于它永远保持对自身的怀疑,它力图不断打破规范。从根源上说,实验艺术是西方的概念,因为中国的艺术传统中并没有彻底的自反性。实验艺术虽然也涉及对现实世界和意识形态的批评,但它的侧重点还是在对艺术自身的批判,即对艺术的可能性和界限所作的研究。虽然我曾经反对以“实验艺术”代替“前卫艺术”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但我并不反对“实验艺术”本身。实验艺术并非不可捉摸,过度强调实验艺术的漫无边际,反而增加实验艺术的虚无色彩。

中国美协作为体制,无疑是实验艺术的莫大障碍,但我比较反对把大学教员也视为体制人员,虽然目前中国各类大学的体制化倾向日益严重,但毕竟大学还保留有从事独立学术研究的属性。对大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说,在大学中任教,不过是艺术家安身立命、传道授业的权宜之计,与政治官僚手中掌握的权力相比,大学教员的世俗权力不过是沧海一粟。实验艺术委员会的成员虽较多是大学教员,但并不能笼统地把他们全部视为体制人员。一个人是不是体制内的,应该看他的内心是不是认同体制,是不是把体制作为跳板获取利益。实验艺术委员会本身也不会把自己看作体制,实验艺术成立委员会或其他团体的初衷,应当是志同道合的实验艺术同仁欢聚一堂,共商实验艺术的发展。

实验艺术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数所美术学院的“综合绘画系”或“综合艺术系”,早期引入德国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的教学模式,但中国的美术学院其架构和建制较为复杂,对实验艺术的发展无可避免地产生了阻碍,因为实验艺术是对美术学院建制的挑战,美术学院的管理层恐怕很难容忍实验艺术的“无法无天”,结果如何,拭目以待。目前对实验艺术已形成的共识是:实验艺术应当拓展实验的范围,应当把实验艺术的工作扩展到更广的领域。但我认为实验艺术只是少数人的实验,在这一点上实验艺术是有限制的,如果大家都做实验艺术,那做的肯定不是实验艺术。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