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冲高急升的艺术“股票”———吴欢作品的价值解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战古

世界上任何一支股票的冲高提升连涨不衰都有其诸多方面的原因,也就是综合指数的类比,以及实实在在的价值根据。而暴涨暴跌神经病一类的股票,也同样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的。只是这两类股票的实际内容和发展走向,恰恰相反而已。

无论多么神圣的艺术,一旦进入商业社会就必然存在商业属性,也就当然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论价值,这是无可争议的人类共识。蓄之即久,其发必速。

吴欢先生的书画艺术,恰如一支具备了所有冲高条件的原始股票,定会在近年间一飞冲天而震惊收藏界。

下面,我将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四个方面对吴欢先生的艺术做一解析。

辉煌的历史家族

首先就历史而言,吴欢先生出生于一个延续了400多年的江南书香官宦世家,从最近在上海图书馆和江苏常州图书馆发现的光绪版吴氏家谱记载最后一位是其祖父吴瀛。

自明朝末年起延续清朝21代直系血亲中,吴欢的祖先中出过16位文武进士,其中著名的有吴宗达做到大学士(即宰相);吴中行执掌过翰林院;吴士模著作等身是享誉清朝经学界的重要学者;吴殿英则是清末湖北新军的重要创建人之一,曾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上司。正是这支湖北新军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社会。吴欢的祖父吴瀛,由于其先人吴殿英功在国家,自己英文学堂毕业,24岁任北洋政府北京市坐办(相当于秘书长),并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创办人之一,因系名重当时的大书画家和鉴定家而载入史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吴瀛还支持过毛泽东一九一九年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早期革命。

吴欢的父亲吴祖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19岁写出抗战话剧《凤凰城》,24岁写出代表作《风雪夜归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神童”剧作家。1945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吴祖光以其超然灵性与大无畏的胆量率先在当时的《新民晚报》上发表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S226;雪》而轰动全国乃至世界,对改善共产党的文化形象做出巨大贡献,对素有文化崇拜习惯的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吴欢的母亲新凤霞则是中国近代史女性中极为鲜见的,集美丽、智慧、坚贞于一身、惊才绝艺、旷古空前的标志性人物。做为一代评剧皇后,她的代表作《刘巧儿》解放初期风靡大江南北,一曲“自己找婆家”看似通俗,其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范畴。对中国妇女的婚姻自由彻底解放,当家做主,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尤其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经受折磨而重病瘫痪致残之后。新凤霞不向命运屈服,又成为了著名的画家与作家,谱写了一曲可惊、可叹、可赞的生命之歌。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再旺的家族,5代以后渐趋末落。甚而至于历代皇族也不能逃脱这一历史定律。但是,生生不息的吴氏家族却没有为这一定律所制约。他家的故事至今已成为很多国内、国际重要机构著名学者研究的课题,其影响日益扩大,流传日益广泛。

吴欢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延续如此之久,历经荣辱,沧桑沉浮,具有非凡历史政治意义和文化影响力的家族之中。此一历史地位的奠定,也奠定了吴欢先生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大艺术家的坚实基础。

文化与政治的高度统一

文化与政治这里要合起来谈。因为当文化地位上升到相当的高度之后便产生了政治影响力。做为一位能够产生政治影响力的画家,吴欢先生当然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家。

但如何界定文化与政治影响力的程度,这不是空口谈谈而已,更不是胡吹乱捧,需要真实的业绩来支撑。

中国的名人很多,中国的名人子弟更多,但在众多的名人子弟中,就今天的现状而言吴欢先生无疑是颇具特色的一位佼佼者。也就是说,他确有非凡的能力,他不是躺在先人的业绩上享受祖宗福荫的那种人。

吴欢先生真正得到了父母遗传,灵根早慧,聪明绝顶,能写、能画、能说,尤其是他顺嘴而来的脱口秀,幽默通达,率性天真,令人惊叹之余深感佩服。我曾问他:“您为什么有今天的成就?”他答曰:“吃的苦,受的罪多呗!你没看,想让蔬菜、水果、庄稼长得好就得施肥,而最好的肥是大粪,我能长这么好,就是大粪催的呀!”

吴欢在25岁时以唐朝历史为题材写出了他的处女作剧本《画圣吴道子》,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优秀剧作奖。接着又写出了知青题材他的处女作小说《大黑》,获得了当代文学奖。

吴欢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编剧班毕业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又写出20多部中短篇小说和电视剧,文字量达到300万以上。

后来,他去香港定居。按他自己的话说“由于不会做生意,只好又拿起笔写作,并恢复了他从3岁开始的书法和绘画生涯。”结果,他只用在香港著名杂志《镜报》上发表的3篇政论杂文,就轰动了新闻界和整个海外文坛。香港作家联合会主席金庸先生爱才心切,惊喜地给他写了4页纸的信,热情地夸奖他“文章立论精当,勇敢锋锐,书画皆有奇气,侠气,甚佩!”

山到成名毕竟高,吴欢仅凭着一支笔,迅速在港澳台乃至海外文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各种媒体报刊纷纷约稿。吴欢年轻气盛,书、画、文章、小说、戏剧多栖作战,在文坛他是画家;在画坛他是作家。从此,在“京城才子”之,外吴欢又得到了“香江神笔”的绰号。至今他仍在香港的《镜报》月刊专栏上放言酷论,健笔称雄。

父母的遗传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使吴欢迅速成为港澳台三地和海外知名的一线艺术家,令他声名大震。香港第一学者饶宗颐夸奖他是香港“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他的艺术是真正向上的艺术”。

1998年,吴欢书画展在香港隆重开幕,以92岁高龄的新闻界前辈卜少夫为首,金庸、饶宗颐、曾敏之等人率领香港文化艺术界衮衮诸公和各界名流纷纷到场剪彩捧场。吴欢的父亲吴祖光和叔父吴祖强也亲临香港助阵,一时间在海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参观者一致认为,吴欢书法灵气飞动潇洒不羁,超凡脱俗;绘画中西结合,造型准确笔墨淋漓,人物、山水、花鸟确实是无一不精。各界人士纷纷盛赞吴氏家族艺术传承后继有人。

吴欢自己的“夫子自道”则是“其实我最想当的,就是我家的孝子贤孙和国家的孝子贤孙,看来我做到了”。在艺术上吴欢迅速成功,使他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对他自己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政治领域。2003年3月,他成为全香港唯一一位以国画家和书法家身份出任的全国政协委员,也就当然地被公认为全香港乃至海外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

“我从懂事开始,就在高层政治的涡旋中沉浮,因此说我不懂政治是假的,但作为艺术家而言我是外行,说我真懂政治更是假的。”吴欢的语言就是这样充满弹性和智慧,并因此而构成妙不可言的玄机。

享誉国际

吴欢带着他的笔,进入了21世纪。2006年3月,他的展览居然开到了纽约的联合国,并由秘书长潘基文为他主礼开幕式。并向二十几个重要国家驻联合国代表赠送了国画,推广了中国文化艺术。这一殊荣令全世界的艺术家为之艳羡。

接着,吴欢又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先生的邀请,做为重要嘉宾赴纽约,为该会成立40周年庆典题“四十而不惑”5个大字。并向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强生公司总裁等人赠画,表彰他们对中美经济合作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6年6月,吴欢又亲赴日本举行画展,得到日本高层的接见,对中日关系的和平与发展再立新功。

2006年9月,做为中华慈善总会的常务理事,他向汇丰银行全球总裁葛霖先生赠画,感谢他对中国捐款的慈善义举。

2007年,意大利国际艺术节期间,该会主席亲自到吴欢先生家中邀请他赴展,并把他安排在最尊贵的一号展位。

2008年,吴欢的足迹又踏上了中东阿拉伯酋长国的名城迪拜。他的作品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他的一幅金松图国画以100万人民币卖出,创造了当代画价高位。

2008年春,吴欢受邀参加了“中国人权基金会”,还奉命筹组国际艺术家联盟并任主席。在此期间,他通过自己在美国政治与经济界的关系,积极联络并促成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代表团赴美访问,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会见了许多著名基金会、智库以及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包括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斯塔基金会、花旗集团基金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美国战略暨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共和研究所、全国民主研究所、哈佛大学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9年6月,在金融危机遍布全球的时刻,吴欢又在北京会见了美国金融大亨索罗斯,听取了他对中国的看法与教益。

总之,吴欢的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高端、非比寻常的领域。其实质就是文化与政治在他的身上体现了高度的融合。

经济价值———收获的季节

最后要谈的就是经济层面了。中国有句古话叫“水到渠成”。事实上,由上述谈到的历史、文化、政治在吴欢身上的综合体现,已经构成了吴欢作品的经济价值与非常人可及的升值潜力。而吴氏家族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品牌,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吴欢是一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股票,绝对是实至名归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价值,也就成为每个收藏者应该了解的重要选择常识和刚性收藏标准,舍此无它。

最后我要再说一下吴欢的为人,作为这样一位有如此成就的人物,吴欢对自己的认识却比一般人还要一般,往往是高调行事,低调为人,从不摆架子,绝对平易近人,并且把“别拿自己当回事”挂在嘴边,搞得朋友们忍不住时常提醒他端起来,端住架子。而他仍旧是一派散淡的风格,轻松答道:“我有何了不起?我真端起来,你们看着我那副讨厌样,还跟我玩吗?”如此,他反而拥有了大量的朋友和收藏者。(本版图片由吴欢提供)

吴欢作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